第壹佰壹拾壹章 水到渠成(2 / 2)

返程前一天去八达岭长城,父亲执意要自己爬。他扶着城墙砖一步步往上挪,气喘得像风箱,却死活不让王艳丽扶。“我年轻时扛过百斤的麻袋,这点坡算啥,”他抹着额头的汗笑,“你快拍,让你王大爷看看,我也登上长城了。”母亲在旁边给她使眼色,悄悄说:“你爸昨晚偷偷查了,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那张父亲站在“好汉坡”石碑旁的照片,王艳丽特意加了红色的滤镜。照片里父亲举着拳头,母亲依偎在他身边,身后的长城蜿蜒起伏,像条巨龙盘踞在群山之间。这条朋友圈收获了最多的点赞,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村支书都评论:“老王家出了个好闺女!”

回到村里时,正是傍晚。王艳丽开着车刚到村口,就看见张婶、李叔一群人在大槐树下等着。“可算回来了,”张婶拉着母亲的手不放,“快给我们讲讲,bJ是不是跟电视里一样?”母亲从包里掏出天安门的纪念徽章,给每个邻居都分了一枚,父亲则打开手机相册,一张张翻给大家看。

“你看这故宫的门槛,比咱家的炕沿还高,”父亲指着照片说,“还有那烤鸭,皮酥得掉渣……”母亲在旁边补充:“艳丽带我们住的酒店,房间里的灯能变七种颜色,洗澡水热得很,比家里的太阳能方便多了。”

王艳丽站在一旁,看着父母被邻居们围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突然觉得这趟bJ之行,比她签下任何一份酒店合同都有意义。那些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记录的不只是风景,更是父母半生辛劳换来的体面,是她用努力为家人挣来的荣光。

晚上吃饭时,母亲把那些纪念徽章小心翼翼地别在针线笸箩上,父亲则捧着手机,反复看着朋友圈里的评论。“你李婶说想来bJ看看,”母亲突然说,“要不下次你有空,带她也去转转?”王艳丽笑着点头,给父亲夹了块肉:“以后别说李婶,咱村谁想去,我都能安排。”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照在父母满足的笑脸上。王艳丽知道,朋友圈里的点赞会慢慢消失,但父母眼里的光不会,那些刻在他们记忆里的红墙金瓦、长城落日,会成为他们余生最温暖的念想。而她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让这样的温暖,一次次照亮他们的晚年。

凡是独立自强的人都自带光芒,别说是人了,就连鬼见了也会礼让三分;所以当你受到屈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啥也别说,啥也别怨,先重重给自己两个耳巴子,再暗自充血,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