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导弹是目前国内唯二的中程导弹项目。
“主动雷达的技术已经解决了,探测距离可以达到48公里,现在由麻省理工回来的邹童带队,进一步提升探测距离,还要对雷达系统的各种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以便融入红外制导系统……”
一说到厂里的技术突破,王兴国这个副厂长就昂起了头颅。
有刘威铭这样的顶级人才在,技术突破是问题么?
不是!
只是时间的问题。
连跟不上的后勤配套系统,刘威铭都能有各种办法快速解决。
“啥?突破了?这才几个月?”
陈为民瞪大了眼睛。
满脸不可思议。
那可是主动雷达啊!
国内到现在,需要战机不停地提供照射信号的半主动雷达制导技术,都没有取得突破。
“刘工说,咱们这是跳出了原本的技术框架,主动雷达只考虑发射信号跟接收信号,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再考虑如何在众多的信号中分辨目标,再然后考虑的是小型化……”
王兴国实际上并不是太懂技术。
可这丝毫都不影响他利用技术来装逼啊。
因为平时往刘工面前凑得多,了解的自然就多了。
让他搞研发不行,可让他用这些技术基础来吹牛逼,根本就不是事儿。
“赶紧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刘威铭了。”
陈为民一脸急切。
“陈司长,张厂长跟叶书记他们在会议室里等着您指导工作呢。”
“拉几把倒吧!我能指导你们什么工作?要是我能指导你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技术突破,咱们空军也就不用为了雷达探测距离不足而闹心了!别特么的整天开会,开会能解决什么问题?你们是技术研发单位!”
此刻,陈司长是一点脸面都不顾了。
他能指导619的工作?
这是在打他的脸!
“……气动布局必须修改,目前导弹能抗的过载只有12G,最低必须达到设计的20G……另外,以目前的气动布局,无法支撑导弹在4.8马赫的速度稳定飞行太长时间……”
陈为民经过一番严格检查进入风洞实验室后,刚好遇到刘威铭在跟pL-12团队的总体结构跟外形气动布局的相关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总结。
现在的设计,无法支撑pL-12长时间进行4.8马赫的高速飞行,更无法支持在4.8马赫飞行速度下进行快速机动,追踪目标。
“大家不要想着在3.8马赫的速度我们的导弹能在0.6秒的时间内做出变轨……如果遇到机动性高的战机,战机进行几次机动,我们的导弹就废了……要知道,我们的导弹是打出去就不管的!”
看着众人脸上的不以为然,刘威铭黑着脸强调着。
3.8马赫的速度,已经是国内最快的空空导弹速度。
东风-5那种飞出大气层然后再入,不仅有后面的推力,还有重力加速度的洲际弹道导弹不算!
快速的技术突破,让整个研发团队都有些膨胀。
这一点,让刘威铭非常不满。
“修改设计!下一次风洞实验,必须保证导弹能在4.8马赫的速度下飞行至少40公里!不要觉得高,pL-12的技术指标是射程70公里!”
刘威铭强调了一番pL-12的技术指标。
随后也不管技术团队众人的脸色难看,转身出来。
恰好就遇到了跟着王兴国的陈为民。
“陈司长,您咋又来了?”
“你好像很不欢迎我来啊?”
刘威铭不客气的话,让陈为民愣神了好一阵。
特么的,自己好歹是上级主管领导,平时也没有干什么损害619利益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