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这份名单道:“你爹也收过他的礼?那你当时就没发现此人诸多不妥之处?”
文怀远很是无奈的说道:“陛下,我家兄长在外结交了不少好友,有很多人连人都看不见,只是让人送一件贺礼入府,所以当时也没太在意这个陆平。”
皇帝皱着眉头看着这份名单,文怀远又道:“陛下,这也很有可能是幕后之人为了混淆视听,故意如此为之。”
皇帝忧心忡忡的说道:“文怀远,前几日端木严跟朕说,有毒的吃食差点端到了太子的桌案之上。”
文怀远大惊失色,“啊!陛下!此人也太猖狂了!竟然敢如此!真是胆大包天!”
“文怀远,你需尽快查明此事,还太子清白。朕,最多在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无比将此事差个水落石出,负责提头来见。”
文怀远作揖行礼,道:“微臣遵旨!”
左安义到了自己任职的府衙,几个官员就在那里讨论一些事务,左安义走到了这几个官员的身边,众人赶紧附身行礼,齐声道:“见过丞相。”
左安义笑了笑道:“诸位大人,不用多礼,都起身吧。”
众人道:“谢丞相。”
左安义道:“最近可有什么让人头痛之事?”
其中一位官员道:“回丞相,并没有什么闹心之事?”
左安义道:“哎,诸位,太子殿下弑君之事,快一个月了吧,陛下将其关押在京兆府,不管不问的,也不知是何意啊?”
此事干系重大,众人都不从回应左安义,此时一位年轻的官员,道:“陛下是不是不想判殿下有罪,或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诸宸朝中二品,官拜御史大夫,立刻喊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可不妥,若陛下真的如此,那我大宋的律法岂不成了摆设。”
左安义笑道:“猪大人,皇家之事,水深的很,本相劝你还是不要插手此事了,你这个御史大夫,这次就装一回眼瞎耳聋吧。”
诸宸性情也十分执拗,立刻怒道:“我还没老,还没到眼瞎耳聋的年纪,明日朝堂之上,我便提醒一下陛下,殿下之事不能久拖不理。”
次日,朝堂之上众臣议完朝事,诸宸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太子殿下弑君之事,尚未论定,是不是该早下旨意论定此事。”
皇帝很是不悦的回道:“此事,疑点诸多,以后再论。”
诸宸又道:“陛下,无论此事疑点多少,太子殿下现在已背上了弑君杀父之名,弑君可是大罪,陛下迟迟不做处置,实在不妥,毕竟我大宋律法不是摆设。”
文阁老站了出来,很是不悦的看着诸宸道:”猪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逼着陛下赐死自己的儿子?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是已仁义治理天下的陛下。”
诸宸一脸的惶恐,道:“文阁老,您言重了,我从没说过要陛下重处太子殿下。”诸宸又看向皇帝作揖行礼道:“陛下,微臣觉得应先将太子殿下的尊位免去,待此事水落石出后,在做考量,如若一直拖延,朝中诸位大臣也定会认为陛下视大宋律法为无物,毕竟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以还请陛下早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