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神光壮,妖仙胆气粗。浑身解数如花锦,双手腾挪似辘轳(lu lu)。
乒乓剑棒响,惨淡野云浮。劖言语(讥笑,讽刺),使机谋,一来一往如画图。
杀得风响沙飞狼虎怕,天昏地暗斗星无。
那道士与大圣战斗经过五六十个回合,渐渐感到手软;一时间松懈了筋节,他就解开衣带,呼啦的响一声,脱了黑色的衣袍。
行者笑道:“我的儿子!打不过人,就是脱剥了衣服也是不能够的!”
原来这道士剥了衣裳,把双手一齐抬起来,只看见他那两胁下(腋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金光,十分的厉害:
森森黄雾,艳艳金光。森森黄雾,两边胁下似喷云;艳艳金光,千只眼中如放火。
左右却如金桶,东西犹似铜钟。
此乃妖仙施法力,道士显神通:晃眼迷天遮日月,罩人暴燥气朦胧;把个齐天孙大圣,困在金光黄雾中。
行者慌了手脚,只在那金光影里乱转,向前不能举步,退后不能动脚,就像是在一个桶里转的一般。无奈又暴躁不过,他急了,往上着实地一跳,却撞破金光,自己扑的一声跌了一个倒栽葱;感觉到撞的头疼,急忙伸手摸了摸,发现把顶梁皮(头盖骨)都给撞软了。
自己心焦道:“晦气!晦气!这颗头今日也不济了!平常时刀砍斧剁,不能伤损,今日却怎么被这金光撞软了皮肉?时间久了以后肯定要拱脓(疮口内腐烂生脓)。纵然好了,也会是个破伤风。”
一会儿就忍不住要暴躁,却又自己计较道:“前去不得,后退不得,左行不得,右行不得,往上又撞不得,却怎么是好?——往下走他娘的吧!”
好大圣,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变做一个穿山甲,又有个名字叫鲮(ling)鲤鳞。真个是:
四只铁爪,钻山碎石如抓粉;满身鳞甲,破岭穿岩似切葱。
两眼光明,好便似双星晃亮;一嘴尖利,胜强如钢钻金锥。
药中有性穿山甲,俗语呼为鲮鲤鳞。
你看他硬着头,往地下一钻,就钻了有二十余里,这时方才从地中钻出头。原来那金光只罩得到十余里。行者从地下出来后现了本相,他力软筋麻,浑身疼痛,止不住的眼中流泪。
他忽然失声叫道:“师父啊!当年秉教出山中,共往西来苦用工。大海洪波无恐惧,阳沟(能晒到阳光的水沟或水池)之内却遭风!”
美猴王正在那悲切,忽然听到山背后有人在啼哭,立即欠身揩了眼泪,回头去观看。只看见一个妇人,身穿重孝,左手托着一盏凉浆水饭,右手执着几张烧纸黄钱,从那边走一步哭一声,哭着走了过来。
行者点头嗟叹,说道:“正是 ‘流泪眼逢流泪眼,断肠人遇断肠人!’这一个妇人,不知道她哭的是什么事,等我去问她一问。”
那妇人不一会儿走上这条路来,迎着行者。
行者躬身问道:“女菩萨,你哭的是什么人?”
妇人眼中噙着泪,说道:“我丈夫因为与黄花观观主买竹竿争吵,被他用毒药茶药死,我将这陌(相当于“叠”)纸钱烧化,以报夫妇之情。”
行者听她说完,眼中流下眼泪来。
那妇女看见后,生气地说道:“你甚是无知!我为我丈夫烦恼生悲,你怎么也泪眼愁眉的,欺心戏耍我?”
行者躬身说道:“女菩萨息怒。我本来是东土大唐钦差御弟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行者。因为前往西天,路过黄花观去歇马。那观中的道士,不知道是个什么妖精,他与七个蜘蛛精,结为兄妹。蜘蛛精们在盘丝洞要害我师父,我与师弟八戒、沙僧解救师父得以脱身。那些蜘蛛精走到他这里,颠倒了是非,说我们有欺骗之意。道士用毒药茶药倒了我师父、师弟们,一共三人,连马四口,他们都陷在了他的观里。只有我不曾吃他的茶,将茶盅摔碎,他就与我相打。正嚷闹时,那七个蜘蛛精跑出来吐放丝绳,将我捆住,我使法力逃脱了。问到土地,说出了她们的本相,我却又使分身法搅绝了丝绳,拖出蜘蛛精们来,一顿铁棒打死。这道士立即给她们报仇,举宝剑与我相斗。斗经六十个回合,他败了阵,随即脱了衣裳,两胁下放出千只眼,有万道金光,把我给罩定。所以我进退两难,才变做一个鲮鲤鳞,从地下钻了出来。正在那悲切时,忽然听到你的哭声,因此相问。因为看见你为了丈夫,有这些纸钱报答,而我师父丧身,更是没有一物相酬,所以我自怨生悲,岂敢戏耍你!”
那妇女放下水饭纸钱,对行者赔礼道:“莫怪,莫怪,我不知道你是遭难的人。刚才根据你说起来的,你是不认得那道士。他本来是个百眼魔君,又唤作多目怪。你既然有这变化,能够脱离金光,与他战得了许久,必定是有大神通,却只是还靠近不得那厮。我教你去请一位圣贤,她能破得了金光,降得这道士。”
行者闻言,连忙唱喏道:“女菩萨知道这来历,劳烦为我指教指教。到底是哪位圣贤,我前去请求,救我师父之难,也报你丈夫之仇。”
妇人说道:“我就是说出来,你去请她,降了道士,也只可以报仇而已,恐怕并不能救你师父。”
行者问道:“怎么不能救?”
妇人说道:“那厮的毒药最狠:药倒了人,三日之间,骨髓全都会烂了。你这样的往返恐怕会迟了,所以说不能救你师父。”
行者说道:“我会走路;任凭他有多远,千里也只消半日。”
女子说道:“你既然会走路,听我说:此处到那里有千里之遥。那边有一座山,名字唤作紫云山。山中有一个千花洞,洞里有一位圣贤,唤作毗(pi)蓝婆,她能降得了这妖怪。”
行者说道:“那山坐落在什么地方?却从哪个方向去?”
女子用手指定,说道:“那正南方便是。”
行者回头去看时,那女子早就不见了。
行者慌忙礼拜,说道:“是哪位菩萨?我弟子钻昏了,不能相识,千乞(表示恳切的请求)留下姓名,好来感谢!”
只听见那半空中有人叫道:“大圣,是我。”
行者急忙抬头去看,原来是黎山老姆。
行者赶到空中谢道:“老姆是从哪里过来指教我的?”
骊山老姆说道:“我才从龙华会(在农历四月初八)上回来,看见你师父有难,就假做孝妇,借夫丧之名,来免他一死。你快去请毗蓝婆,但是不可以说出是我指教你去的,那圣贤有些多怪人。”
行者感谢了。辞别她,把筋斗云一纵,随后到了紫云山上空。按定云头,就看见了那千花洞。那千花洞外面:
青松遮胜境,翠柏绕仙居。绿柳盈山道,奇花满涧渠。
香兰围石屋,芳草映岩嵎(yu,山弯曲的地方)。流水连溪碧,云封古树虚。
野禽声聒聒,曲鹿步徐徐。修竹枝枝秀,红梅叶叶舒。
寒鹤栖古树,春鸟噪高樗(chu,臭椿)。夏麦盈田广,秋禾遍地余。
四时无叶落,八节有花如。每生瑞霭连霄汉,常放祥云接太虚(天空)。
这大圣喜喜欢欢地走了进去,一程一节,看不尽那无边的景致。一直走进里面,更是没有一个人儿,只看见静静悄悄的,鸡犬之声也没有。
行者心中暗道:“这圣贤想来是不在家了。”
又往里走了数里去看,看见了一个女道姑坐在榻(狭长而较矮的床)上。你看她是怎生的模样:
头戴五花纳锦帽,身穿一领织金袍。脚踏云尖凤头履,腰系攒丝双穗绦。
面似秋容霜后老,声如春燕社前娇。腹中久谙(ān,熟悉)三乘法,心上常修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构成佛教的基本教理之一)饶。
悟出空空真正果,炼成了了自逍遥。正是千花洞里佛,毗蓝菩萨姓名高。
行者止不住脚,走近前叫道:“毗蓝婆菩萨,问讯了。”
那菩萨立即下榻,合掌回礼道:“大圣,失迎了。你从哪里来的?”
行者说道:“你怎么就认得我是大圣?”
毗蓝婆说道:“你当年大闹天宫时,普地里传了你的形象,谁人不知,哪个不识?”
行者说道:“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像我如今皈正佛门,你就不晓得了!”
毗蓝婆说道:“什么时候皈正的?恭喜!恭喜!”
行者说道:“近来能够逃脱性命,保护师父唐僧上西天去取经。师父遇到黄花观道士,被他用毒药茶药倒了。我与那厮赌斗,他就放金光罩住了我,我使神通走脱了。听闻菩萨能灭他的金光,特来拜请。”
毗蓝婆菩萨说道:“这是谁跟你说的?我自从赴了盂兰会(农历七月初七,是古人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佛教徒追念在天之灵的祭日),到如今三百余年了,不曾出门。我隐姓埋名,更是没有一人知道,你却是怎么得知的?”
行者说道:“我是个地里鬼,不管哪里,自己都会寻访到。”
毗蓝婆说道:“也罢,也罢。我本来应当不去,无奈承蒙大圣下临,不可灭了求经之善,我和你去吧。”
行者称谢了,又说道:“我忒无知,擅自催促,只是不知道菩萨曾经带着什么兵器。”
毗蓝婆菩萨说道:“我有一个绣花针儿,能破那厮。”
行者忍不住说道:“老姆误了我,早知道是绣花针,不需要劳烦你,就是问老孙要一担也是有的。”
毗蓝婆说道:“你那绣花针,无非是些钢铁金针,都用不得。我这宝贝,非钢,非铁,非金,乃是我小儿日眼里炼成的。”
行者问道:“令郎是谁?”
毗蓝婆说道:“小儿乃是昴日星官。”
行者听后,惊骇不已。
早早望见那里金光艳艳,行者随即回头向毗蓝婆说道:“那金光明亮的地方就是黄花观。”
毗蓝婆随后从衣领里取出来一个绣花针,像眉毛粗细,有五六分长,把绣花针拈在手中,望着空中抛出去。少时间,响了一声,就破了那金光。
行者欢喜地说道:“菩萨,妙哉,妙哉!赶紧寻针,寻针!”
毗蓝婆把绣花针托在手掌内说道:“这不是?”
行者却同毗蓝婆按下云头,走进黄花观里,只看见那道士合着眼,不能举步。
行者骂道:“你这泼怪在这装瞎子哩!”
他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来就要打那道士。
毗蓝婆扯住行者,说道:“大圣不要打,先看你师父去。”
行者径直到后面客位里去看,看见他们三人都睡在地上吐痰吐沫子哩。
行者垂泪说道:“却怎么办才好!却怎么办才好!”
毗蓝婆说道:“大圣不要悲伤,也是我今日出门一场,索性积个阴德,我这里有解毒丹,送给你三丸。”
行者转过身来拜求。毗蓝婆菩萨从袖中取出来一个破纸包儿,从里面拿出三粒红丸子递给行者,教行者把药丸放入唐僧他们嘴里。行者扳开他们的牙关,每人塞了一丸药。须臾,药味进入腹中,唐僧他们便就一齐呕吐,于是就吐出了毒味,得回了性命。
那八戒先爬起来,说道:“闷死我了!”
三藏、沙僧都醒了,说道:“好晕啊!”
行者说道:“你们那些茶里中了毒了,幸亏这毗蓝婆菩萨过来搭救,快都来拜谢。”
三藏欠身整衣感谢了毗蓝婆菩萨。
八戒说道:“师兄,那道士在哪里?等我去问他一问,为什么这般地害我们?”
行者把蜘蛛精们的那些事情,都说了一遍。
八戒发狠道:“这厮既然与蜘蛛精们成为姊妹,定然是妖精!”
行者指着说道:“他在那殿外站定装瞎子哩。”
八戒拿起钉钯就要去筑,又被毗蓝婆阻止住,说道:“天蓬息怒。大圣知道我洞里无人,等我收他去看守门户。”
行者说道:“感蒙大德,岂不奉承(恭敬地接受)!但只是叫他现出本相,我们看看。”
毗蓝婆说道:“容易。”
她随即上前用手一指,那道士扑的倒在尘埃里,现出了原身,乃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毗蓝婆使小指头挑起大蜈蚣,驾起祥云,径直转回千花洞去了。
八戒打仰(身子向后仰,指大笑)道:“这妈妈儿却也厉害,怎么就收降了这般的恶物?”
行者笑道:“我问她有什么兵器能破道士的金光,她说有一个绣花针儿,是她儿子在日眼里炼的。等到问她令郎是谁,她说是昴日星官。我想着昴日星官是一只公鸡,那这老妈妈子必定是一个母鸡。鸡最能降蜈蚣,所以能收伏他。”
三藏闻言,不断地顶礼拜谢。
然后叫道:“徒弟们,去收拾吧。”
那沙僧立即在里面寻找了一些米粮,安排了一些斋饭,他们全都饱餐了一顿。然后牵马挑担,请师父出门。行者从那厨房中放了一把火,把一座黄花观霎时间烧成了灰烬,却拽开大步继续远行。
正是:唐僧得命感毗蓝,了性消除多目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