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
一只小鸟从树上掉落下来。
”哈哈……如何?手枪还是连发的呢。”朱元璋一边走一边嘚瑟的说个不停。
此时冯胜那叫一个眼馋,眼睛都从手枪上挪不开了。
“大哥、兵仗局什么时候研究出来的?问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不行……等回去以后,我也要弄一把带在身上。”
他越说越激动:“有了手枪,那些蒙元骑兵来多少都是送死。”
“嘿嘿……这可不是朝廷研究出来的,是咱大孙捣鼓出来的。”朱元璋傲娇的把手枪还给了朱轩。
如果是以往,就算打死冯胜他也不信,可自从见识过轩府里的东西后,他一点都不怀疑。
朱元璋叹息道:“你边别看手枪短小,想要造出来非常难……”
他的意思很明显,是在告诉冯胜,手枪是不可能配备军队的,因为兵仗局也造不出来。
朱元璋让兵仗局的试了无数次,手枪可以仿造出来,但容易炸膛。
这是必然的,因为冶炼技术不过关。
还有就是子弹问题,兵仗局的工匠徒手制作出子弹,但威力有限,只能打出十几米。
朱元璋也听朱轩说过,如今的工业水平有限,是很难将手枪实际应用的。
冯胜若有所思,心里顿时空落落的,看来想把手枪装备全军是不可能了。
“小朱轩、你能不能改进火铳?”冯胜忍不住问道:“军中使用的火铳你知道吗?每次射击都要点燃引线,很是繁琐。”
“遇到雨天火铳就成了废物,若是能改进这个问题,火铳必定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对付蒙元大军就更有胜算了。”
朱轩没有急着回应冯胜,他在权衡利弊,按照他的规划,很有可能等朱允炆登基以后,逼着燕王朱棣造反之时,自己浑水摸鱼,抢了老朱家的江山。
因此、火器就是重中之重。
可是、距离朱允炆登基好早呢。
而这么长的时间,大明还要面对外敌,朱轩也不想看到大明将士牺牲在战场上。
思索良久之后,朱轩开口说道:“改良火铳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你真有改良火铳的办法?”冯胜心里猛的一怔。
朱元璋他们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朱轩点点头:“火铳的难题就是引火和子弹问题,遇到雨天,引线无法点燃,装填在火铳里的火药也会被雨水淋湿。”
“如果把引线取消,改成燧石呢?装填的火药按照规格数量,用防水的材料装好,使用的时候直接装填进枪了,应该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
朱元璋和冯胜都低头思索起来,他们在思考可行性,越想越觉得可行,眼睛越来越亮。
“哈哈……等晚上回去,我就让兵仗局的人试试。”冯胜激动道。
一旁的朱元璋同样激动,恨不得立马就回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