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法令要求他们这些家族成员从事苦役,不仅要辛勤劳作,还要继续学习,最后还得从底层的县吏做起。要知道,以前他们只需与友人饮酒论诗,畅谈天地,随后便可踏入朝廷。
因此,刘禅的改革对他们影响最大,他们自然无法轻易接受...
他们自然明白,此刻若开口争辩,宫墙之内必有位高权重的朝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他们不会驱逐自己,而是会用坚不可摧的逻辑阐明,这是为了伟大的艾尔汉帝国。
他们清楚辩论不过那些宫中的智者,于是决定不再与那些大人们讨论变革的是非。
他们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向皇宫内外宣告他们的异议。
如今春光融融,花香四溢,若是以往,他们或许正在筹划今年的春日之旅。
可如今,他们齐集于王宫之外,且随着人数增长,他们的身份也越发显赫。
领头的几位,连高台上冷静观察的刘禅都面色渐沉。
许靖的长孙许游,艾尔汉帝国的官宦世家子弟,若非此事,此子两年后必登仕途,一旦有人举荐,初任便是侍中或尚书令。
他老去前,三公之位恐难触及,但九卿一职尚有希望,那是许多人心中向往的权位。
原本他只需稍加努力即可达成,然而如今,想从尚书令做起,恐怕要等到不惑之年,毕竟许游并非天赋异禀之人。
他亦非勤勉之人。
而跟在后面的人群更让刘禅心中发寒。
孙乾的孙子孙奋,伊籍的孙子伊肥,陈震的儿子陈济,高翔的侄儿高轨,以及各大家族的子弟,真是让刘禅眼界大开。
而且他看出,除了许靖和高轨可能被误导而来,其余人哪个不是各自家族派出试探的代表。
这些人虽非权贵,却也不能轻视,他们既不会给刘禅留下把柄,也不会让他轻易忽视。
不得不承认,这些幕后之人手段老辣,一举就锁定了名门望族。
不言语,不争执,仅以沉默的抗争,即便刘禅有意,也感到颇无奈何。
费祎早已尝试外出沟通,希冀通过辩论打开僵局,却徒劳无功。
高轨虽年轻,思维却异常清晰,他直接站出来向费祎提出几个问题。
“我等并无他意,只求一睹陛下风采,难道陛下对我们已生厌倦?”
“难道我等所在之地,竟扰了皇宫的灵气?”
“我等即将远离,实是对陛下依依不舍,只想告个别,多看陛下一眼,何错之有?”
三个问题,直指核心,费祎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