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悟欲言又止。
“他说得对。”云奇打断了如悟的话,“我们现在都需要找点吃的,如果分开行动,或许能够更容易找到食物。”
如悟和云奇虽然有些不舍,但也知道朱筱说的是事实。他们心中一阵默契,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三人在一个交叉路口停了下来。他们相互拥抱了一下,仿佛要在这一刻告别,然后各自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向前走去。
朱筱走在黄土路上,一步一步地跋涉着。他的眼神坚定,他知道自己必须找到一些食物,才能继续前行。
路边的田野上,一片干涸,连一棵草都难以生长。他环顾四周,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水源或者食物,但他发现周围空无一物,只有那炽热的阳光照耀着他的身影。
他的喉咙已经开始发干,口中充满了一股苦涩的味道。他知道,如果再不找到水源,他恐怕就要支撑不住了。
朱筱继续前行,每一步都仿佛是在走向绝望。但他知道,他不能放弃,他必须坚持下去。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生存的希望。
在这片黄土地上,他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他将如何继续前行?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朱筱的童年并不容易,他在家中排行老幼,经常要帮助父母干农活。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如此平凡的生活,总是偷偷地偷空读些书,向往着知识的力量。在邻里的眼中,朱筱是一个古怪的孩子,总是埋头苦读而不与其他孩子一同玩耍。
“子桓,夫子有请。”李文昌面带微笑,目光中透出几分欣赏。
“弟子这就去。”朱筱迅速收起书卷,恭敬地跟在李文昌身后,朝书院的讲堂走去。
讲堂内,书院山长叶德辉端坐在书案后,面色严肃。他是明朝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年近花甲,却精神矍铄。叶德辉见朱筱进来,微微颔首,示意他坐下。
“子桓,近来学业如何?”叶德辉开门见山,目光中透着慈祥。
“回山长,学生一切安好,学业尚算进展顺利。”朱筱恭敬地回答。
叶德辉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地望着朱筱,似乎有些犹豫。片刻后,他沉声道:“子桓,你可听说过京城近来的变故?”
朱筱愣了一下,心中一紧。虽然他身在书院,但家族间的往来信函,让他对朝中大事有所耳闻。最近,京城风云变幻,皇帝体弱多病,朝政大权落入权臣之手,国势愈发衰微。
“学生有所耳闻,但不知详情。”朱筱谨慎地回答。
叶德辉叹了口气,神情中带着几分忧虑。“皇帝陛下年事已高,朝中权臣各自为政,内忧外患,民生凋敝。近日,有传言说,皇上欲立新太子,这一决定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各方势力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