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种什么都不长(2 / 2)

从此以后,朱筱的声望更加高涨,但他依然保持谦虚谨慎,继续为百姓谋福利。尽管身处高位,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不忘为民服务的本分。

一天,朱筱正在书房中读书,一位年轻的学子前来拜访。学子激动地说道:“朱大人,我仰慕已久,特来请教。最近我在学习《春秋》,有许多不解之处,不知能否请您指点一二?”

朱筱微笑着请学子坐下,详细询问了他的疑问,然后耐心地为他解答。学子听罢,茅塞顿开,感激地说道:“朱大人,您真是学识渊博,我受益匪浅。”

朱筱谦虚地说:“不过是些浅见罢了,你我共勉。”此后,这位学子时常来请教,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朱筱的生活充实而忙碌,他不仅要处理朝政事务,还要继续学习和研究。尽管如此,他从未感到疲倦,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对得起皇帝的期望和百姓的信任。

有一天,皇帝忽然召见朱筱,说道:“朕听说你最近在研究天文,不知有何发现?”朱筱恭敬地回答:“陛下,臣确实在研究天文,并且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臣认为,天文知识不仅可以用于预测天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

皇帝听罢,非常感兴趣,命朱筱详细讲解。朱筱从天文的基本原理讲起,一直讲到他的最新发现,皇帝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称赞。

朱筱不仅在天文学上有所研究,他还涉猎了医药、农业、水利等各个领域。他认为,学问不仅在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在于实际的应用。他常常亲自下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研究如何提高产量;他也亲自试验各种药方,寻找治疗疾病的良药。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朝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一次地方巡视中,朱筱遇到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当地百姓面临着粮食短缺的危机,许多人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朱筱立即组织救灾,他不仅调集粮食发放给百姓,还亲自指导大家修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农田。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百姓齐心协力,很快度过了难关。

有一天,朱筱在巡视途中,遇到了一位名叫李清的老农。李清对他说:“小状元,我们这里的土壤贫瘠,种什么都不长,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朱筱仔细查看了当地的土壤,思索片刻后说道:“李大伯,这里的土壤确实有些问题,不过我们可以试试改良土壤的方法。可以先种一些豆类植物,这些植物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然后再种其他作物。”

李清听罢,连连称谢:“朱大人,您真是我们这里的福星。要是能改良土壤,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黄河大水之后,朱筱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百姓的生活逐渐恢复,朝廷对他的表现也高度赞赏。他因此成为了皇帝最信任和倚重的臣子。朱筱将天下事都系于心间,时常向皇帝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每次都能切中要害,使得朝政井井有条,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