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朝廷对此事十分震怒(1 / 2)

一天,朱筱正在田间视察,忽然接到一封来自京城的诏书。诏书中写道,皇帝希望朱筱能回京担任更重要的职位,为国家出谋划策。朱筱看完诏书,陷入了沉思。

几天后,他决定暂时留在家乡,把县里的事务安排妥当后再做打算。他召集县衙的官员们,叮嘱他们要继续为百姓谋福利,不要辜负他的期望。

一个月后,朱筱回到了京城,受到了皇帝的亲自接见。皇帝见到他,笑道:“朱筱,你果然不负朕的期望,在地方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

朱筱行礼回答:“臣不过尽了自己的本分,能够为百姓做事,是臣的荣幸。”

皇帝点头:“你有这样的心志,朕很欣慰。如今,你的名声远播,朕希望你能在更高的位置上,为国家和百姓做更多的事。”

朱筱低头沉思片刻,回答道:“陛下,臣自知才学有限,恐怕难当重任。臣希望能继续在地方为百姓做些实事,不负陛下厚望。”

皇帝闻言,沉吟片刻,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朕尊重你的选择。但愿你在地方继续为民造福,朕期待你的佳绩。”

朱筱感激地行礼:“臣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朱筱在地方为民做了许多实事,深得百姓爱戴。一天,他正在县衙处理公务,忽然有一位老妇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哭哭啼啼地走进大堂。

“大人,求您为我们做主啊!”老妇人泪流满面地说道。

朱筱连忙放下手中的文书,走上前去,温声问道:“老人家,有什么冤屈尽管说,我一定会为你们做主。”

老妇人抽泣着说道:“大人,我的儿子张三几个月前被前任县官冤枉判了死刑,说他是杀人犯,可我儿子根本没有杀人。前任县官收了仇家的贿赂,就草菅人命。我找过很多人,但都无人敢帮忙。”

朱筱闻言,心中一紧,决心彻查此事。他立即命令衙役重新调查此案。经过几天的走访和调查,他发现张三确实是冤枉的,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而前任县官为了金钱,竟然草菅人命。

朱筱怒不可遏,立刻准备向朝廷报告此事。此时,家人和朋友都劝他不要多事。母亲李氏更是忧心忡忡地说:“筱儿,前任县官现在已经升任去了外省做官,背景深厚。你这样做,恐怕会得罪不少人。”

朱筱坚定地摇摇头:“娘,若不为百姓伸张正义,我何以为官?若因怕得罪人而退缩,我又如何面对自己的良心?”

朋友刘云也担心地说道:“筱兄,这件事牵涉甚广,你还是三思而后行。”

朱筱依然坚定:“云兄,冤案不可不查,若任由这种事情发生,百姓将何以安生?我必须为张三讨回公道。”

他写了一封奏折,详细陈述了案件的经过和调查结果,亲自呈递给京城的上级官员。奏折上交后不久,京城派来了钦差大臣,开始对案件进行彻查。朱筱全力配合,把所有的证据一一呈上。

经过一番严密的调查,事实真相终于大白,张三的冤屈得以昭雪。真正的凶手被绳之以法,前任县官也因贪污受贿、草菅人命被免职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