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说明了自己的意图(1 / 2)

这天傍晚,朱筱和林铭坐在小院的石桌旁,桌上摆满了村民送来的新鲜蔬果。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宁静。

林铭看着朱筱,问道:“朱兄,虽然你已经辞官,但我知道你心中依然挂念着母亲的遗愿。你打算怎么办?”

朱筱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林兄,母亲的遗愿我不能不管。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这两个目标之间找到平衡。我想,或许我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她的期望,而不仅仅是做官。”

林铭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朱兄,你有智慧和能力,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会一直支持你。”

朱筱心中一暖,决定继续探索前行的道路。他知道,自己不能一味地逃避,必须面对现实,寻找实现母亲遗愿的方法。

几天后,朱筱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信件,信中提到,一位旧识希望见他一面。决定前往京城一趟,看看这位旧识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离开村庄的那天,朱筱再次骑马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思索,如何在保护自己和实现母亲遗愿之间找到平衡。他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但他必须坚持下去。

来到京城后,朱筱见到了这位旧识。这人名叫张庭,是一位曾在翰林院共事的同僚。张庭见到朱筱,眼中充满了喜悦和敬意:“朱兄,真高兴见到你。我有件事想请教你。“张兄,有什么事尽管说。”

张庭神色凝重,说道:“朱兄,我听闻你辞官隐居,但你在朝中的才华和智慧让许多人感到敬佩。我有一个想法,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书院的方式,培养更多有才之士,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光明的道路。通过书院培养人才,不仅能实现母亲的遗愿,还能避开官场的险恶。他感到一股久违的希望涌上心头。

“张兄,你的想法很好。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实现母亲遗愿的同时,保护自己。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朱筱说道。

张庭点了点头,继续说:“朱兄,我们可以在乡野中建立一所书院,教授现代的知识和技艺,培养更多有志之士。这不仅能改善民生,还能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朱筱深感赞同,决定立即行动。他和张庭开始筹划,选择合适的地点,募集资金,招募师资。几个月后,一所崭新的书院在乡野中拔地而起,朱筱为其命名为“文渊书院”,寓意希望通过知识的传承,造福更多的人。

书院建成后,朱筱和张庭亲自教授学生。他们将现代的知识和技艺融入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习古代经典,还接触到许多新颖的理念和方法。书院很快名声大噪,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前来求学。

一天,朱筱正在讲课,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他走出教室,看到一群人围在门口,神色激动。朱筱上前询问,得知是一位乡村的老者带着孩子前来求学,希望书院能收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