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葬礼结束后,朱筱在家中闭门不出,整日沉浸在书本中。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以此来填补心中的空虚和失落。他会独自站在庭院中,仰望星空,默默地思念着母亲。朱筱决定前往应天府,寻求更好的学习机会。他知道,只有在那里,他才能接触到更多的名师,学到更深的知识。家中的亲人们对他的决定表示支持,他们深知,只有通过科举,朱筱才能实现母亲的遗愿。
朱筱踏上了前往应天府的旅程。一路上,他目睹了许多风景名胜,也遇到了不少旅人。每当他驻足欣赏风景时,心中的忧伤仿佛也被清风带走了一些。经过数日的跋涉,朱筱终于到达了应天府。
应天府的繁华超出了他的想象。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熙熙攘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朱筱一边感叹着这里的繁荣,一边寻找着适合自己读书的地方。
经过一番打听,朱筱得知应天府的国子监是最好的选择。国子监是最高学府,汇聚了全国的英才和名师。朱筱决定前往国子监,拜访名师,开始他的求学之路。
来到国子监门前,朱筱看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矗立在眼前,门口的石狮子威武不凡。朱筱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向往,迈步走进了国子监的大门。院内,学子们三三两两地在树下读书、讨论,书声琅琅,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朱筱走到一位年长的学子面前,“请问这里的学官如何招生?我想拜师求学。”
那位学子抬头看了看朱筱,笑道:“你若有真才实学,自然会被录取。学官们每日在讲堂授课,你可以去听听他们的讲课,若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便有机会入学。”
朱筱感激地道谢,按照学子的指引,来到了讲堂。讲堂内,学官正在讲授《论语》。朱筱站在门外,静静地听着。学官的讲解深入浅出,朱筱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讲课结束后,朱筱鼓起勇气,走到学官面前,恭敬地行礼:“学生朱筱,久闻先生大名,特来求教。”
学官微微一笑,打量着朱筱:“你看起来年纪轻轻,何以对《论语》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朱筱答道:“家母教诲有加,学生自幼便对经书有浓厚兴趣。如今母亲离世,学生希望通过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