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难辞其咎(1 / 2)

“君侯莫慌,”昭明简单的安抚了一下昌平君,“君侯可知王上此召为何事?”

“如果能知道,我就不会这样着急了,”昌平君无奈的说,“莫非是先前我等的谋划被王上知道了,要治我的罪?”

“君侯,”昭明思考了一下,“先前我们所做的事情,无论是暗地里囤积私兵,还是和楚国大将联系,或是沟通齐国一起对抗秦国,哪一桩哪一件不是要杀头灭族的大罪呢?

“如果真的是事情败露,恐怕现在府外已经是被执法队包围的水泄不通了,哪还会是这样礼貌的来请您?”昭明说。

“可,哎呀,”昌平君听了心情无比复杂,昭明说的有道理,但做了亏心事的他现在仿佛是正在被鬼叫门,左右心里都不好受。

“君侯且放宽心,”昭明说,“您此去面对秦王,切记莫要多言语,无论秦王怎样责难您,您都答是自己的错,无论秦王要怎么罚您,无论轻重,您都领着就是。之后咱们再想办法。”

“熊大人,”昭明府上的仆人过来了,“赵大人在外边等候多时了,催您快去呢。”

“知道了,知道了,”昌平君苦着脸回答。

“君侯,您只记住一点,”昭明再三叮嘱道,“如果您还怜惜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不管秦王知道了多少,只要他没有提的事情,您就当做是他不知道。”

“好,”昌平君叹气,准备出门去跟着赵高一起去见秦王,走到一半,停住了脚步。

“怎么了,君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昭明问他。

“先生啊,”昌平君朝昭明行礼,“如果我真有大难,恐怕要连累先生了,我接来先生的家人,原本是想要先生合家团聚,没想到现在却让先生全家都置于危险的境地,这是我考虑不周,给先生赔罪了。”

昭明没有想到在这种要掉脑袋的时候,昌平君首先想到的竟然是这样的事情。

也对,按照礼法,天地君亲师,都需要尊重和敬爱。

这些规矩不要说是在当代,即使在昭明现在身处的战国末期,也已经是不被人所看重的东西。

昌平君此人,如果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属于是典型的旧贵族,脑袋里不知道有多少思想都是开历史的倒车。

可是,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后,原本的物种并不是消亡了,而是改变了存在的形态。

人类社会的历史政治在朝前进,也是在过去的基础上诞生出新的东西,有新的东西,固然是好的,过去的却也不一定全是错的。

认识事物关键在于事物本身的好坏,而不在于新旧之别。

“昨天不能知道今天会发生的事情,君侯哪里有错呢?”至少在现在,昭明听到昌平君说这样的话,心里还是很感动的,他豁达的说。

“君侯如果担心背上害死老师全家的骂名,就请不要忘记我所说的话,好好的去应对吧。”说完之后,他朝昌平君还礼。

“高大人,”离开了昭明家,昌平君随着小高子一同进宫里去见秦王,走在路上,昌平君问小高子,“高大人可知王上忽然召我这闲散之人,所为何事?”

“大王的意思,奴才哪敢私自揣测呢?”小高子不动声色的说。

“高大人,”昌平君说,“我府上的门客最近从百越之地回来,寻得了一些象牙玛瑙,我本来想要让他们将这些宝贝制作成器具送给高大人,但是不知道高大人喜欢什么样的物件,所以耽误了。”

“咳咳,”小高子咳嗽了两声。

“高大人如果不嫌弃,下臣这就将原材料送去,就是烦劳高大人自己去请匠人了。”昌平君说。

“昌平君啊,不是我说您,现在咱们国家正在同楚国交战,王上每天都殚精竭虑不能休息,士兵们在外风餐露宿艰苦无比,”小高子表面上谴责着昌平君,“可是您呢?在秦国养尊处优,又是娶妾,又是拜师,还搞了这么多宝贝,您这让王上怎么想?”

“是,高大人说的是,”昌平君行礼,他明白小高子这是在暗示自己秦王这次是不满自己对于国家战争事不关己的态度。

“下臣不日就将所得越地之宝尽数送到高大人那里去,还请高大人替我分忧。”他内心里暗自长舒了一口气,比起他实际干的事,这点罪真的不算什么。

“好说,好说,”小高子笑着说,“君侯是王上的舅舅,王上不会为难您的,您就放心吧。”

二人来到议事的偏殿,昌平君在外等候,小高子通报过后,请他进去了。

“舅舅好快活,”嬴政见到昌平君,挖苦道。

“大王恕罪,”昌平君跪下。

“你可知本王所说是何事?”嬴政问。

“大王,罪臣不知,”昌平君磕头,“但臣知道,大王不会无故的责备臣,无论是何事,罪皆在臣,请大王责罚。”

“舅舅可知道,我秦国的大军此次出师不利?”嬴政问昌平君,昌平君埋着头,没有答话。

“朕要你替朕把守郢陈,可你呢?心里只有你自己的娇妻美妾,荣华富贵,我大秦几十万将士在外远征,后方无人坐镇,而导致被六国军队围攻,”嬴政指责道。

昌平君的冷汗留了下来,他默默的听着嬴政发火。

“小高子,”嬴政喊道。

“奴才在,”小高子站出来答话。

“我大秦的律法,士兵临阵脱逃,该当何罪,”嬴政问。

“回王上,”赵高回复,“按军爵律,士兵五人为一伍,如果有人擅自逃脱,当五人连坐株连。若逃兵已经有爵位,被发现之后应该削去全部的爵位,没为隶臣。”

啊?昌平君心里咯噔一声。

“你听到了吗舅舅,”嬴政问昌平君,“你所犯的罪在秦律中是大罪。”

“是,臣领罚,”昌平君心里虽然很难受,但是昭明交代过无论是定何罪都要答应下来,于是他顺从的回复道。

“等等,”嬴政见昌平君领罚,表情有了一些变化,他又问小高子,“如果犯罪者本来有封地,愿意归还封地,可以抵罪吗?”

“奴才学法不精,并不知道,还请王上责罚,”小高子跪下谢罪。其实,他已经明白了嬴政的意思,无论有没有这条法律,嬴政大概都打算以剥夺昌平君的封地告终,所以他此时就装起了糊涂。

“没关系,你再去学就是了,”嬴政说,“朕对秦律也算是有了解的,朕记得有此法,你且拿笔来记我所说。”

“奴才领旨,”小高子取了笔,来写诏书。

嬴政要求廷尉李斯按秦律来处理此事,同时又格外说明按照秦律昌平君应该削去土地和爵位,贬为平民。暗示李斯照做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