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此时的沐霞却完全没有察觉到那些妇人们话里话外的嘲讽之意。
她满心欢喜地沉浸在儿子的抓周活动中,尤其是她儿子第一个抓起的玉簪子送给了她,更是激动不已,高兴得合不拢嘴。
心想自己的苦没有白吃,儿子以后肯定会很孝顺她。
沐霞抱起儿子,在他那粉嫩的小脸蛋上狠狠地亲了好几口,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我的好儿子真是太孝顺啦,这么小就知道送玉簪子给娘亲。”
林夫人看到儿媳妇如此这般,顿觉没眼看,尴尬得能扣出一座三进的大院子来。
王清儿听到沐霞的话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
她理解孩子还小,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引导,但沐霞这种一味纵容孩子的做法,实在让她难以苟同。
王清儿深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指引他们。
如果总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那么他们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是合理的,无需他人的指正。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任性和自私,难以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一旦将来他做错了事,而沐霞再去责备他时,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接受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可能会对沐霞产生反感和疏远。
更糟糕的是,如果沐霞本身就认为儿子做什么都是对的,那么这个孩子就很有可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被毁掉。
毕竟,俗话说得好,“慈母多败儿”,过度的溺爱往往会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
就在王清儿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突然从隔壁屋子里传来一阵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她的心头一紧,立刻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很快就分辨出这是安安的哭声。
安安的哭声让王清儿心急如焚,她顾不上周围的人,急忙用力挤开身边的人,朝着孩子们所在的屋子快步走去。
在挤过人群的过程中,她还不停地向旁人道歉:“不好意思,麻烦让一让,我女儿哭了。”
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她着急不已。
王清儿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她不知道安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哭得如此伤心。
她只希望能够尽快赶到安安身边,弄清楚情况并安慰她。
她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
甚至感觉房子太大了也不是件好事,一门之隔的一段距离,
那扇门虽然近在咫尺,但她却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的感觉,每一步都沉重无比。
当她终于走到门口时,眼前的景象让她的心猛地一沉。
“安安乖,不哭啦!”
只见萍儿正抱着安安轻声哄着,安安的哭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显得格外凄惨。
而萍儿的声音也带着明显的哽咽,似乎也在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