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在的,
司马懿这话,其实还真没有说错,关羽之所以让姜维作为此战的后手,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小子的武艺,在年轻一代中,已经足以称得上翘楚了!
即便是李竹,在武艺上, 恐怕也要稍逊姜维一筹才是,至于关兴、张苞等人,虽然年龄更长姜维几岁,但却也不得不承认,姜维在武艺这方面,已经是后来者居上了!
没办法,
天水麒麟儿的天赋,本就是天下英雄中的佼佼者,如若不然,李忧也不必费尽心机要让姜维在孩童时期便拜入诸葛亮的门下,说到底,还是想让他能够尽快兑现自己的天赋!
只不过,
就算是李忧也没有想到,相比于军略才学上,姜维最快兑现天赋的地方,竟然还是在武艺上,
其实李忧让姜维去追随诸葛亮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全了演义之中的缺憾,毕竟演义之中,姜维追随诸葛丞相满打满算也就六年的功夫,并且当时的诸葛亮一门心思全都扑在北伐上,如何还能抽出什么时间去教导姜维?
反正在李忧看来,如果诸葛亮能够从一开始就全心全意的教导姜维,后者一定能成长到另外一个维度上就是了,
但或许连李忧自己也忽略了一件事,现在的诸葛亮和演义之中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这一身万军从中敢取敌将首级的武艺了,
凭诸葛亮的性格,除非他从一开始便摆明态度,死活不收,既然收了姜维做徒弟,那么他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将自己一身本领尽数传授下去,
只要姜维愿意学,身为师父,着实没有不教的道理,因此这套师承大汉冠军侯爷的戟法,自然是丝毫不差的传到了姜维的身上,
并且现在的诸葛亮,可绝对没有演义中事必躬亲的态度,那政务厅他是能离多远,就离多远,空闲下来的时间,全都用来教导姜维,如何不让这个他新收的小徒弟学的通透?
加上在战场上这么多年的历练,如今姜维之勇,即便将一些老将算上,也绝对能算得上不弱于人了!
而在关羽一直对司马懿入谷奇袭之事不放心这个前提下,自然要挑选武艺出类拔萃之人作为后手,因此,姜维自然而然便成了关羽的最佳选择了!
“杀!”,
高喝一声,姜维手握方天画戟,再度朝着正前方谷口处发动冲锋,看样子,他杀进来这一趟,只是想告诉司马懿援军已到,速速反击罢了,
只见姜维方天画戟横抡,直将一名罗马兵卒的铜盔击飞而去,连带着脑袋也被削去一块,倒地不起,随后,只见姜维左突右刺,面前的罗马人便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不断倒地,有的哀嚎不止,有的则是登时便死,看的乐进一脸振奋!
说实在的,
咱们这位文谦将军虽然追随曹操披坚执锐,征战四方,但见到这一幕,还是不得不为姜维的武勇钦佩,甚至一时之间,竟有些分不清前方哪个舞着方天画戟的身影,究竟是如今的姜维,还是当初虎牢关下的吕布了!
“仲达先生!”,
李典看向司马懿,再度说道,
“此等良机,何不随伯约将军一同反攻?”,
“此言甚是!”,
一直紧紧盯着前方战局的司马懿,眼神变得越来越坚决,
“传我军令,援军已到,立刻向谷口发起冲锋,与伯约麾下军卒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不得有误!”,
“诺!”,
在看见姜维的勇武之后,大汉本就士气大振,在得了司马懿军令之后,更是立刻向谷口处开展了冲锋,
对于汉军来说,冲出谷口,已然是他们唯一的生路,加上知晓罗马军后路被断,自然是更加勇猛,反观罗马军,姜维绕后截杀其军的影响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冲入谷中作战的罗马人来说,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战心已丧,继续作战其实和送死也没什么分别,可姜维已经杀到了这里,又如何能坐视罗马人走脱?
在汉军的强硬攻势下,罗马军深入谷中的战卒几乎已经被消灭殆尽,而后续的兵力,也再没有冒然入谷,愣是将谷道给汉军让了出来,
而罗马人此举,显然也在司马懿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