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3章 大典一(2 / 2)

诸天从心录 知余乐 2199 字 1天前

至于道宗,之前可是正道第一大宗,结果搞的……行吧,之前没装穷。

但是,这三位约见他们的时候一个个龙精虎猛,仿佛活出第二世一般,这一次怎么就……搞的和快死了一样,装个什么啊。

“时辰已至。”老村长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压过罡风呼啸,传入每个人耳中。他手中长剑轻轻搭在云台玉栏之上,一道清脆的剑鸣声响彻云霄,场中瞬间安静了下来。

文元祖师率先踏前一步。没有繁复的祭告,没有冗长的训诫。他解下腰间那柄古拙木剑,双手平托,剑身无锋,木质纹理却流淌着比金石更坚韧的意蕴。

“天圣教,非教条之教,乃圣贤薪火相传之道。教主之位,非权柄之杖,乃护道卫仁之责。”文元祖师声音平和,却字字千钧,敲在每个人心头,“秦牧,汝心系苍生,行合仁义,于浊世立身,于荆棘开路。今,以‘圣师’之名,托付此道于汝。此剑非杀伐之器,乃‘裁量’之尺,量天下不公,量人心幽微。汝可敢接?”

他目光如炬,直视秦牧双眼。那柄木剑,此刻仿佛凝聚了孔圣周游的尘土,孟轲养气的浩然,荀卿劝学的金石之音。台下天圣教众长老、执事,乃至依附儒门的各宗宗主,皆屏息凝神,目光炽热。

秦牧深吸一口气,云海之气涌入肺腑。他躬身,双手高举过顶,稳稳托住那柄沉甸甸的木剑。入手刹那,一股沛然莫御的仁者之气,混着先贤的叹息与期望,轰然涌入四肢百骸。他挺直脊梁,朗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责,秦牧担了!”

话音落,文元祖师身后那浩荡长河的虚影骤然一亮,仿佛有无数先贤虚影含笑点头,随即化作点点清光,汇入秦牧手中的木剑。文元祖师身形似乎佝偻了一瞬,眼中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欣慰光芒。他退后一步,深深一揖:“圣师!”

天圣教教众也都拜伏在地,开口说道:“恭迎圣师!”天圣教教主的传承早就被司婆婆给了秦牧,这一趟纯属面子活。

另一边,老如来缓缓睁开双眼。那双婴儿般纯净又深邃如星空的眸子,落在秦牧身上。他未起身,只是将手中那串乌沉念珠轻轻一捻。一颗龙眼大小、非金非玉、通体浑圆、内蕴混沌光华的舍利子自串中分离,悬浮于他枯瘦掌心。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老如来的声音苍老沙哑,却带着抚平一切躁动的力量,直指人心,“非位高,非力强,乃觉悟之心,慈悲之愿,度世之舟。”舍利子在他掌心缓缓旋转,散发出温暖而永恒的光晕,梵音禅唱骤然清晰,似有万千佛国在其光芒中生灭。

“此心印,非传于汝一人,乃托付于汝心中那一点不灭灵光。以此光,照破众生迷障,引渡苦海沉沦。汝可愿承此愿?”老如来目光澄澈,无悲无喜,唯有大慈大悲。

秦牧凝视那枚舍利子,仿佛看到无数挣扎的魂灵,看到血火刀兵,也看到莲花自淤泥绽放。他双手合十,掌心向上,置于舍利之下,深深拜下:“愿以此身,作舟作筏,载一切苦,渡一切厄。此心此愿,万死不移!”

舍利子无声落下,融入秦牧掌心。刹那间,他周身佛光大盛,身后似有巍巍灵山虚影拔地而起,山巅大日煌煌,山脚金莲怒放。老如来脸上深刻的皱纹似乎舒展了一瞬,低低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拜见如来。”

“弟子参见如来!”一众佛门弟子行佛礼参拜。不过,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佛门传承之中这舍利子是哪里来的。

北边的玉阳子拂尘轻扬。

一道清光自他袖中飞出,非金非玉,非石非木,形似半截断裂的古老玉圭,其上天然纹理勾勒出玄奥的云篆雷文,流淌着最原始的道韵。

“道主者,非统御万法,非号令群真。”玉阳子声音清越,如昆仑山巅流下的清泉,“乃执混沌之枢机,守阴阳之平衡,法天象地,以顺自然。道不可传,唯可证。”那半截玉圭悬浮空中,清气缭绕,其下似有混沌开辟、阴阳初判的宏大景象流转不息。

“此‘道枢’,乃昆仑祖脉之精,天地未分时一点灵机所化。持之,非增汝法力,唯令汝更近‘道’之本真。持此枢,行此路,汝便是道宗之主。汝可敢持此重器,行此险途?”玉阳子目光平静,却仿佛蕴藏着宇宙生灭的奥义。

秦牧抬头,望向那半截玉圭。他看到了星河流转,看到了万物生灭,也看到了残老村的炊烟,延康城的灯火。他伸出手,并非恭敬托举,而是如同握住一柄劈开混沌的巨斧,一把攥住了那半截温润又沉重的玉圭!

“道法自然,我法我心!此路,我自前行!”秦牧的声音斩钉截铁。玉圭入手瞬间,他体内元气轰然奔涌,与玉圭道韵共鸣。头顶虚空,一幅巨大的太极图骤然展开,阴阳鱼轮转不休,涵盖八荒。玉阳子眼中闪过一丝激赏,颔首道:“善。道主。”

“道主!无量寿福!”一众道门弟子参拜,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昆仑祖脉之精华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从来没听过这东西的存在。

秦牧立于云台核心。左手持裁量之木剑,右手攥混沌之道枢,眉心一点佛光舍利印记煌煌生辉。青衫猎猎,在一片圣光下化为了鹤氅,龙冠和麒麟靴,显化无边庄严。

残老村八老,司婆婆眼中隐有泪光,屠夫握紧了刀柄。

一边的延丰帝按剑的手指松开,眼中异彩连连,国师江白圭掐算的手指终于停下,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低语:“三教归流…居然真成了!”

台下万千修士,无论是一宗之主,还是寻常执事,此刻皆心神剧震,望着那云台上集三教至尊权柄于一身的青衫少年。敬畏、狂热、嫉妒、茫然…种种情绪交织成一片死寂的海洋。

罡风似乎也屏住了呼吸。唯有云海在残阳下翻涌,如熔金之海,将秦牧和他手中那三件象征着无上权柄与责任的圣物,映照得如同云中走出的神只,又似背负苍茫天地的凡人。

老如来枯寂的面容上,缓缓绽开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了悟般的微笑,低低的梵音穿透寂静:“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