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看着门上那几个龙飞凤舞的字写着七宝山道观。
七宝山高耸入云也算了,还草木葱茏,山岚袅袅。
道观居于山腰,规模虽小,却在这小县城中声名远扬,终年香火鼎盛。
张时安都觉得,这里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该不会这个世界有修真者吧?
那他还读什么书呀?
今日总感觉自己的脑子思维散发的比较广,什么都爱乱想。
在这个朝代,佛教好像要比道教要盛行一些。
他们这里的道观没想到人还挺多。
道观朱门斑驳,略显古朴,门扉半掩,悄然透出几分烟火气息。
门旁楹联醒目:
“心存邪僻 任尔烧香无点益;
持身正大 见吾不拜又何妨”。
字迹苍劲有力,墨色深沉,似在无声地警醒世人。
迈入观内,庭院不大,石板路被往来香客踏得光滑。
香炉中香烟缭绕,徐徐升腾,与山间雾气相融。
主殿内,三清塑像庄严肃穆,周身熠熠,法相慈悲祥和,凝视着世间百态。
供桌上摆满供品,烛火摇曳,映照着信徒们虔诚的面庞。
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各路神只,墙壁上绘有道家典故壁画,色彩虽已有些黯淡,却仍可辨其精美。
张时安驻足于那副对联之前,仿若被一道惊雷击中,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他凝视着那苍劲的字迹,心底涌起一股敬畏。
上辈子,他也见过诸多庙宇道观,却从未有这般直击灵魂的字句。
这对联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人心的善恶真伪。
他不禁反思自身过往行事,那些许的杂念与私欲,在这联前无处遁形。
身旁的同伴亦面露动容之色,似是在这瞬间,都被这道观的清正之气涤荡了内心的尘埃,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久久不能回神。
好家伙,以前肯定是不信什么鬼神之说的, 可他竟然还能想起上辈子的事情。
就足以让他对鬼神有敬畏之心。
果然,在佛家和道家之中,他心里更喜欢的绝对是道家。
毕竟道家的宗旨,告诉你求人不如求己,一切靠自己,努力去拼去挣去闯出他那一条大道。
而佛教,却告诉你要放过别人,放过自己,顺其自然,一切都水到渠成。
求的是那满天神佛,却只让你保持一颗善良正直的内心。
也不叫你去争去抢,仿佛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一切都会来到你的手中。
这对那种什么都不缺的人的确是如此。可是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不去争不去抢不去努力的话。
真的会活活的饿死,因为现在这个朝代现在的百姓根本就没有躺平的资格。
在哪一个年代都有哪一个年代困难的那一部分?
在他们还什么都没有拥有的时候,更适合拜的是道教,也不是说就讨厌佛教。
只不过每个人的心性不一样,坚持的信念也不一样。
张时安被旁边两人扯了扯胳膊,这才发现陈夫子和赵夫子都在看着这一副对联。
陈夫子站在对联前,目光久久停驻,脸上的神情由最初的惊讶逐渐化为深深的赞赏。
只见他微微颔首,捋着胡须称赞道:“此联甚妙啊!寥寥数语,道尽人心善恶之真谛,劝诫之意深刻而不失委婉,正是道教精神之精髓所在。”
赵夫子也忍不住点头赞同。
说罢,夫子转头看向身后的几位弟子,目光中满是期许。
“汝等当学这道观中蕴含的精神,持身以正,心无邪念。
莫要以为这只是道教之理,实则放之四海皆准。
为人处世,当以正直善良为根本,莫要存那等投机取巧、心怀不轨的心思。
这烧香拜神不过是表象,真正的修行在平日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汝等应铭记于心,切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