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安也不准备再睡,过不了多久就应该发卷了。
把床板收起来变成木桌,把笔墨纸砚拿出来摆好。
加了一点水,把墨磨出来,又用干净的帕子沾着点冷水给自己擦了擦脸。
肚子还不饿,张世安也不准备现在吃点什么?
只听远处稀稀疏疏的声音响起,只见远处四五个官吏抬着一大摞的试卷过来。
过了没一会的时间,就发到了张时安这里。
第1场大部分都是考贴经,张时安并没有仔细看。
大概数了数,总共22张,这第1场,考的基本上都是记忆力的题。
这也是最容易打小抄的一次考试,不过一般人也是没有那个胆子敢打小抄。
一旦打了小抄,以后别想再走这条路了,都是有案底的。
张时安把试卷数了数又开始检查,好在是县试,试卷的墨迹都挺重,清晰明了,纸张都不是一般他用的那种黄纸。
眼看没有错漏的,张时安这才开始把自己的姓名籍贯通通写上去。
考虑到这些题量,张时安大概换算了一下。这么多的题量,6个时辰,也就是12个小时。
所以在这阶段,他要把能做的题全部都概括一遍。
稍微需要,思考和精雕细琢的题就留到后面。
想明白了张时安也不再磨蹭,快速的申起题来。
第1道题:“大道之行也,______,讲信修睦。”(出自《礼记·礼运》)
张石安没有丝毫犹豫,“天下为公,选贤与”
可以说填空题对于他来说就是送分题,毕竟他的记忆力是真的好。
该篇是儒家对于理想社会的经典描述,此句更是核心语句,考生需熟知经典篇章架构和文辞。
明白其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在贴经考试中应对此类题目。
别以为这就很简单了,要知道,谁也不知道,出题者,会选取哪一块来出题。
有时候记忆力差些,根本记不住接下来该填什么。
这也是为何会有人在科举之前,一定要把相应的读物倒背如流。
可以说记性,是走向仕途最基本的东西。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出自《论语·学而》)。
贴去“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让考生填写。
此句是儒家核心思想“仁”与“孝悌”关系的重要阐述,考生需对经典语句精准记忆和理解才能填对。
这现代应试教育的优点不就是显现出来了。
在习惯性的刷题环境之下,张时安没有丝毫的阻碍。
做题,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来到墨义题,更是张时安的强项,阅读理解这一块,他就没输过。
想当初,他觉得自己文科也很不错,可惜那个时候大时代环境的影响之下。
人人都建议他选择理科,说男的就是擅长理科。
还说男的学理科要比女的学理科更加容易一些。
说来说去这其中的东西他也不想多说。
反正也是他长大之后在导师身边,看清了很多的东西。
说不无奈,是假的,只能说,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
投身为一个男性,真的是幸运,因为从古至今,男人从不是弱势群体。
张时安的思绪回转。
看着这道题出自《孟子》:问:“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试析其理。”
张时安,脑子里面转了一圈,以下动作不停。
“孟子之意,作战之时,天候之宜不及地势之便,地势之便不及人心之和。
盖天时有变,地利有定,唯人心若齐,众志成城,则无往不胜。
于国于家,皆以和为贵,上下一心,可御外侮、兴百事,此为治国安邦、处世行事之要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