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初窥诗词(2 / 2)

“汝等瞧这杏林,繁花织锦,落英缤纷,此为目之所见之象,乃诗之基也。

作诗需先有敏锐观察力,捕世间万物之态,方得鲜活意象。”

夫子缓声说道,目光慈爱地扫过每一位学子。

“再者,心有所感为要。看这潺潺溪流蜿蜒于花间,恰似灵动情思穿梭于美景。

汝等内心当为眼前景触动,或喜或叹,情动于衷,诗意方生。

情乃诗之魂,无情之诗如无舵之舟,漂泊无依。”

陈夫子边踱步边讲,衣袂轻拂过身侧的花枝。

“然后,韵律不可疏。平仄相协,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方能传情达意更远。

如这风抚杏花之声,簌簌然有其节奏,诗亦如此,韵律之美,可使诗意升华,扣人心弦。”

夫子拈起一瓣杏花,置于掌心,似向学子展示这诗意的载体。

“最后,词句需精雕细琢,用词精准,方可绘景如在目前,抒情直抵人心。

莫要堆砌辞藻,贵在恰到好处,以简洁之语,达深远之意。

正如这山水田园,虽质朴无华,却意蕴无穷,诗亦应追求这般境界。”

陈夫子的声音在这山水间回荡,孩子们皆若有所思,频频颔首。

沉醉于这方天地与夫子的谆谆教诲之中,仿若已看到诗意之门在眼前缓缓开启。

就连张时安都没想到作诗竟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不过陈夫子说的的确也是对的,如若不能带入真情实感,想要做出好诗,那可不容易。

而且陈夫子既然已经把要诀都已经给众人讲过了。

大家也开始细细感受起来,本来眼前这片美景就如一幅画卷。

更何况是在蒙蒙细雨当中,那种感觉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不过,陈夫子说过要记住自己印象深刻的点,然后把这几个印象深刻的点结合起来。

在自己心里反复琢磨,用哪些词哪些字,能够配得起如此的场面。又能够毫不突兀。

张时安觉得身为一个高材生,作首诗应该也不难。

可惜他在心里面反复念叨了几次,总感觉这个词和那个字用的不是那么合适。

第1个,开口的竟是陈明哲,只见那家伙站在陈夫子的面前。

“孙儿有感而发,如有不足之处,望阿爷指点。”

陈夫子一脸慈爱的望着自家孙儿,暗自摸了摸胡须。

看着孙儿现在性格越发开朗,为人也愈发大方。

他是真的十分欣慰,而这一切,都是张时安徐子睿他这几个学生带来的改变。

果然他当初的决定就没错。

之前他还在发愁,自家孙儿天赋是有,可就是性格太过内向。

以后,要真是走上那条路入朝为官,这样的性格可不讨喜。

还好还好,好在身边接触的人不一样了,性格也自然不复从前。

陈明哲清了清嗓子,小小的人儿双手往后一背。

摇头晃脑,嘴里的诗句一字一句的吐露出来。

青山翠影绕村家,粉杏嫣红绽嫩霞。

飞鸟嬉枝啼韵远,春风妙笔绘芳华。”

这诗一出,几人就赶紧走上前去捧场。虽然夫子还没有发话,但是看表情就知道这诗做的不差。

就连他们听着都感觉特别的对称,语言也特别的优美。

最重要的是,才6岁的孩子,能做出这样的诗来,反正张时安是佩服的。

看着小伙伴们围过来,一个两个的夸奖他。陈明哲的眼睛也不免亮晶晶。

陈夫子示意他们几个先把诗做出来,他在慢慢的讲解几人当中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