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赶紧坐成一团,今日忙活了这么久。这会肚子都饿坏了。
而他们几个没心没肺吃的那叫一个开怀。
殊不知整个杏花村,来帮忙的叔叔婶婶们,这会都还在讨论着刚才新媳妇进门,秀才公在高堂之上,说的证词。
刚才张时安他们被拉进去当滚床童子,根本就没有看到外面高堂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时勇和其他几兄弟知道他们想听,绘声绘色地跟他们讲了起来。
只见陈夫子坐在高堂之上,周围围着都是看热闹的百姓。
只见陈夫子手中拿着红色的纸张,更是在众人的见证之下说了好多。
“今日风和日丽,正是良辰美景,大家伙儿相聚于此,共庆一对新人喜结连理。
承蒙众人信任,让陈某担当证婚人,实感荣幸。
此刻,红烛摇曳,喜字高挂,满室皆闻喜乐之声。
张时胜与吴兰芳。于此定下终身之约,开启人生新程。婚姻之路,或有坦途,亦有崎岖,望二人能始终携手,同心同德。
遇顺境时,共享繁花,莫骄莫躁,让情更深;
逢逆境中,共克时艰,不离不弃,使爱愈坚。
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岁月悠悠,恩爱如初。往后余生,孝敬长辈以报养育恩,友爱相邻共建和乐乡。
今日,在诸位亲友乡邻见证之下,郑重为证:愿这对新人良缘天赐,情比金坚,白头偕老,此生不渝,岁岁欢愉常相伴!”
可以说这种仪式感的东西,在他们这种乡下难得一见。
不少人,都觉得特别的气派,心里想着,到时候等他们家里有人成婚,也能搞一个这个模式。
明明两个人凑在一块过日子都感觉意义都不一样了。
特别是吴兰芳,听着这些字词,牵着红绸的手,都忍不住有一丝的心颤和甜蜜。
嫁进这样的人家,又给了他这么大的体面。周围的姐妹哪里有她嫁得这么风光?
不只是他这么认为,就连特意前来送亲的队伍都是称赞不已。
哪怕他们找个镇上的人家,也不一定能请得秀才公为他们证婚。
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脸面。
更别提,这一路以来,这次婚礼可真是没有半点的寒酸。
哪怕是在乡下,都让人羡慕不已。
张时安他们吃饱喝足之后,把一些亲一点的客人送走。
又把陈夫子他们送上了马车,陈明哲几人上车之前又被塞了几个大红包。
毕竟今日他们可是出大力了,千万不能亏了。
几个家伙喜滋滋。巴不得这样的好事,以后多来几次。
就连,碧清也被徐子睿他们带到镇上去了。
等到翌日。
王翠花和王春燕起床后,第一时间就赶去了厨房。
看到厨房里面,一个烧火一个揉面 ,相处的那叫一个融洽。
两个人悄咪咪的退开。
“咱家大蛋,还是个心疼媳妇的。”
王翠花笑得打趣,王春燕心里也高兴,毕竟他们两口子夫妻恩爱,互相懂得体谅对方 ,当然是好事。
要知道,一般新妇第1日,是要自己忙活一早,做一顿拿手的饭菜给婆家的人吃。
一般很少有媳妇在忙活的时候,对方的男人也在一块帮忙。
不过这是好事,他们又不是什么恶婆婆,见不得儿子心疼媳妇。
看到小两口这么恩爱,还巴不得,这么恩爱以后才会更快的听到好消息。
两婆媳笑眯眯的回到院子里面。
很快一家人都起来了,一个两个的坐在凳子上面。
没一会,大嫂跟大哥就端来了一桌饭菜。
那白白胖胖的馒头一看就蒸的很好,没想到他们大嫂蒸面食的手艺这么好。
与此同时,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收到了大嫂给他们送的礼物。
张时安的是一套笔套,模样精美,一看就是用心了的。
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收到一些鞋子和一些荷包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