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帝王的考验(2 / 2)

所有人都记得半月前那场朝会——都察院左都御史江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直言三皇子"优柔寡断,非储君之选",字字如刀,将这位最受宠的皇子批得体无完肤。

萧璟逸面色不变,只是睫毛轻轻颤了颤。

他今日穿着靛青色蟒袍,腰间玉带上悬着一枚古朴的青铜令牌,在烛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

宣武帝继续道:"说你性格柔软不堪大任。

没想到你倒是不计前嫌,帮那老狗说话。"

皇帝突然倾身向前,龙袍上的金线刺绣折射出刺目的光芒,

"你的心里,就真的没有怨过对方吗?"

这问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

萧璟逸知道,此刻满殿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有探究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如大皇子那般隐含嫉恨的。

他深吸一口气,忽然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父皇明鉴。"

三皇子抬起头,那双肖似其母的桃花眼里竟泛起一层水光,嘴角委屈地耷拉下来。

"江大人说儿臣不堪大任,儿臣当然难过。"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少年人特有的撒娇意味。

却又恰到好处地不会令人觉得矫揉造作。

"觉得江大人都不了解儿臣,就给儿臣下了定论,对儿臣不公。"

这番真情流露让宣武帝眉头微挑。

其他皇子更是面面相觑——老三何时学会在父皇面前示弱了?

"但儿臣伤心愤怒过后,却也想通了。"

萧璟逸话锋一转,眼中水光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澄明。

"反而十分感激江大人。毕竟若非对方当面指出儿臣的缺点,儿臣永远都不会意识到。"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清朗,"更何况,江大人说的本就没错。儿臣确实优柔寡断,遇事常思虑过多。"

宣武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原以为老三要么会虚伪地表示毫不介意。

要么会隐晦地表达不满,却不想对方竟坦然承认自己的缺点。

"这半月来,儿臣闭门思过,每日抄写《韩非子》以磨砺心性。"

萧璟轩从袖中取出一叠工整的宣纸,双手呈上,

"儿臣知道,为君者当断则断。江大人这一参,恰如醍醐灌顶。"

老太监李德全连忙接过那叠纸,呈递御前。

宣武帝随手翻阅,只见字迹刚劲有力,全然不似三皇子往日温润的笔法。

每页边角还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皇帝的目光在"夫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一行停留片刻,眼底掠过一丝深思。

"至于为江大人说话..."

萧璟逸忽然跪伏于地,额头触到冰冷的金砖,

"儿臣只是觉得,一码归一码。江大人虽不通人情世故,但其任漕运总督期间,整顿漕弊。

岁省国库百万两;巡抚江南时,更是一举铲除盐枭之患。和本地改革,此等功绩,岂可因个人好恶而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