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多,苏榆才真切感受到了原来宠臣是这般的待遇。
不仅是在大方面上的照顾,还有很多细节上的东西。
他们一直没注意到。
闻言,苏夫人笑了笑,“老爷可是要被人羡慕坏了。”
这话可是说到苏榆心坎上去了。
不说别的,连老周都后悔了。
想到周宏海,苏榆乐呵呵地摸了摸胡子。
“当初还好有老周牵线,等老周回来,我请他去喝两杯。”
苏夫人含笑点头,“注意点,到时可别喝多了。”
苏榆当晚就做了个美梦。
第二天一早,他心情颇好地到处转悠。
哪人多往哪转。
可也没听有人提上一句冯开远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味道如何。
他当下便知,沈舟那,还真是特例。
冯开远带回来的种子,皇上都让相关人员去安排种植了。
有当地的使节在,在种植上也有了些参考经验。
不至于两眼摸瞎。
使节们对于大乾很感兴趣,皇上特命专门的人带着在京城各地逛了逛。
这些日,京城里到处可见奇装异服的人说着一口不流利的话,在跟商贩买东西。
双方鸡同鸭讲,一阵神情动作沟通,最后合作愉快了。
起初百姓们对于这些奇怪的人还抱着好奇,警惕,小心,远离的心理。
可也耐不住天天看,看久了,也就免疫了。
也是这些使节们来到京城之后,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天天就往馆外跑。
空手出去,满载而归。
讲价又讲不明白,商贩的最爱。
不过短短半个月,百姓们便接受了这些异国过来的人。
这接触多了,连路边的商贩都懂说几个简单的词汇和短语招呼异国客人。
而使节们,对大乾的语言理解也更深了些。
沈舟在家跟着皇上派来的异国人学了半个多月他们那边的通用语言。
现在已经能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
但遇到没学过的词汇,沈舟也是两眼一黑。
或许他学这些东西真的有些天赋在。
加上他在家,基本要与这位异国人学习交流两个时辰左右。
听不懂的,他就慢慢去理解,去学习,然后纠正自己的发音。
休沐日,他就窝在家学习,交流。
学语言最忌只学不说。
而在这其中,环境也很重要。
没有条件,沈舟也要自己创造条件。
只要有异国人在的时候,沈舟从不说大乾的语言。
就算说得再磕碜,再断断续续,他也坚持了过来。
沈舟平时忙,一回家,平安就爱黏在他身边。
在这般耳濡目染的环境里,平安竟也学会了不少,甚至还能跟异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还有苏婉清也是。
可能难的词汇不能理解,但日常沟通交流,还是可以的。
有时候沈舟兴致一来,就会跟平安和苏婉清用异国语对话。
久而久之,连在沈舟身边伺候的吕长青,十一,也听懂会说一些异国话。
还有苏婉清身边伺候的春荷,秋荷几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