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沈砚第一次到他爹从小住的地方。
他爷爷奶奶经常跟他说起这边的事,这一看,跟他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
甚至变了很多。
比如他爷爷常说的村头旁边那块空地,现在就建了一个牛棚。
里面放着些干草,牛不在棚里,风一吹,有点味道,但整体很干净。
沈砚心里清楚,这是他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到这边。
所以他想慢慢地看一看,感受一下。
苏婉清也是这样的想法。
难得过来一趟,也不能白白过来了。
两人颇有默契地相携离开,打算在这里好好逛一逛。
两人一走,侍卫们也分为了两拨,慢慢地坠在后面。
在这里,沈舟并不担心两人会遇到什么事,看了眼两人离开的身影,便看向身旁这人。
皇上微微仰着头,双手负在后面,眼睛直望着位于最前面的六元牌坊,神色平静,一言不发的,也不知道正在想些什么。
沈舟想了想,便也跟着看向这座牌坊。
他数十年不回来,大溪村变的,不只是环境和周围的景象,还有人。
随着时间的变化,他老了,有些熟悉的人,也走了。
他爹娘这两年身子也有些不利索了。
人一老,好像什么毛病都找了上来。
以前年轻时堆积下来的各种小毛病,年龄一到,都爆发出来了。
若不是沈家有皇上给的珍贵药材,他爹娘怕是也撑不到如今。
都说触景生情。
此情此景,沈舟也难免生出了些复杂的情绪。
“皇上,要不要进去看看?”
赵骜颔首,收回视线,抬步往里走。
“走吧,过去看看你家。”
沈舟一家搬走之后,家里时不时会有仆人过来住一两天,打扫一下屋子,更换需要更换的东西。
平时也有族人帮忙看着,所以屋子看着虽然旧,但并不破。
只不过,因着长期缺乏人气,推开门后,一抹隐隐约约的霉气便飘了出来。
苏婉清和沈砚不知何时过来了,身旁还跟着不少年龄偏大的族人。
这些人见到长得有些像沈舟的沈砚时,就隐隐认出来这是谁家的孩子。
没想到上前一问,还真是。
这下众人可高兴坏了。
听闻沈砚和他娘要在周围看看,他们当即便带着几人逛了逛,边介绍边说些沈舟以前在这个地方做过的事。
沈砚和苏婉清还从未如此身临其境地感受过沈舟以前经历的事,一时间便也听得入神。
恰好,在这里碰上了。
见到沈舟,族人们乐坏了。
其中一个老者走上前,看着沈舟的眼神带着激动,手都有些发抖。
“哎,真是舟子啊,怎么回来也不说一声呢?”
“大家都不在,要是知道你今日回来,大家伙们怎么说也不出门了......”
说话的人沈舟认出来了。
他笑着上前扶住老者,“文山叔,不急,我会在这边住些日子。”
匆匆赶路,累的不仅是身子,还有精神。
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停下来养一养身子。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闻言,沈文山松了一口气。
如今修了大道后,从村里到县里的时间大大缩短。
每到农闲时,族里身强力壮的,都去县里做活去了。
只有他们这些年纪偏大,手脚不便的留在村里做些能做的活。
至于孩子们,这会还在族塾里读书,要晚点才能放学。
沈舟听着文山叔说着村里的情况,不时应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