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乃是朔日,按照惯例,这一天会举行常朝。所谓常朝,就如同月初的工作总结与计划会议一般,皇帝会召集各个部门的首脑前来,大家一起碰个头,讨论一下近期的工作情况以及接下来的计划安排。通过这样的方式,皇帝能够对各个部门的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各个部门之间也能够有一个正式的沟通交流机会。
待到散朝之后,大臣们便纷纷各自朝着自己的衙门或者宅邸走去。赵杏儿的马车缓缓地行驶着,当经过一处街角时,她忽然注意到前方不远处似乎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那是在做什么呢?”赵杏儿心生好奇,转头向身旁的侍从询问道。
侍从见状,赶忙驱马向前,去打探了一番。过了一会儿,侍从匆匆返回,脸上的神色有些古怪。
“回禀圜阳侯,前方似乎是有异人在街头卜算。”侍从如实禀报。
“卜算?”赵杏儿闻言,不禁眉头微皱。她可是接受过唯物主义教育训练的女子,对于这种所谓的卜算之术,自然是半信半疑,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不信。
然而,当她听说那些求卜者竟然还能够获得奖励时,心中的好奇更甚了。毕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既然如此,那我们过去看看吧。”赵杏儿略一思索,最终还是决定下车去一探究竟。
围观的人看到一个女子过来,还带说什么,结果看到这位女子,一身青色丝麻常服,佩戴着彻侯的金印紫绶,自是息止了喧哗。侍从分开众人,就看到场地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柜子,柜子上蒙着纸张,分为八八六十四格,每一个格子上画了一个卦象,写了名字。柜子前有一个案子,案子上摆放了一个红漆筒,筒中有许多黑红两色的签子。
案子后坐着一个男子,一身黑色的袍服,面色清白,长须垂胸,看上去倒是有几分儒雅之气。
赵杏儿到来,人群变得鸦雀无声,本来低眉垂目的黑衣男子也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位官服女子,微微笑了一下:贵人有兴趣求一卦?
“怎么做?”
“贵人在签筒中摇出一卦,自有卦辞,对应在我身后这个易柜中,您看到,每一个格子后面都有钱,1个钱到百个钱不等,凭要出来的卦像,就可以打开对应的格子,得到其中的钱。”男子说。
“那么,求一卦是多少钱呢?”赵杏儿抿嘴问。
“十个钱,只要十个钱,不但可以得到一卦,还有机会得到百钱。最不济,您还会得回一个钱!”男子说。
赵杏儿皱了皱眉。
“赵大人?在这里做什么?”身后一个男子的声音。
赵杏儿回头去看,却是张苍。
周围鸦雀无声。张苍也是通天冠、金印紫绶,这人群之中一男一女两位金印紫绶的高官,整个场子立时鸦雀无声。
赵杏儿冲着张苍点了点头,指了那个大柜,简单解说了一下。
“你这个卜卦,是先生来占卜解卦,还是我们自己去占卜啊?”张苍问了一句。张苍也是一位儒学大家,号称无书不读,对易经六十四卦也颇有造诣。
“您大人自便,签筒上就有卦辞,自己可解。”男子躬身说。
“大人,这是不是您的那种学问?”赵杏儿笑着问。
张苍脸颊有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