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言和田永辉握紧拳头,坚定地说:“对,一起努力!”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三个少年意气风发的身影,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大步向前走去 。
很快,开学的日子如春日暖阳般如期而至。三人早早起身,换上崭新的衣袍,相约一起去书院。
瑞宝今日身着一袭月牙色的儒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的云纹,腰间系着一条乳白色的丝带,显得清爽利落。
田永辉穿着浅灰色的长袍,沉稳中透着几分儒雅,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在玉簪中。
赵言则是一袭宝蓝色儒服,上面用金线绣着淡淡的竹纹,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他们各自背着书篓,里面装着精心准备的文具和书籍,迎着朝阳,向着青山书院进发。
青山书院坐落在县城西边,四周绿树成荫,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环境清幽宜人。书院的大门高大雄伟,朱红色的漆门透着古朴的气息,门上的铜环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当瑞宝三人来到书院门口时,已有不少童生在排队等候。他们站在队伍中,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只见有的童生神色紧张,不停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衫;有的则自信满满,和同伴高谈阔论;还有的默默站在一旁,闭目养神,似在积蓄力量。
终于轮到他们进入书院。书院的夫子站在门口,身着一袭黑色的长袍,面容和蔼却不失威严。他仔细地查看了三人的童生凭证,微微点头,示意他们可以进去。
三人走进书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中央有一座巨大的孔子雕像,雕像前摆放着鲜花和祭品,彰显着书院对先师的敬重。庭院两侧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分别是讲学的讲堂、藏书的书阁以及供学生休息的斋舍。
田永辉兴奋地指着不远处的一间屋子:“瑞宝,快看那边!那应该就是我们上课的讲堂了。”
瑞宝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讲堂的门大开着,里面摆放着整齐的桌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赵言迫不及待地拉着两人向前走去:“走,我们过去看看。”
他们走进讲堂,找了个位置坐下。不一会儿,讲堂里便坐满了童生。大家都在小声地交谈着,气氛热闹非凡。这时,一位夫子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讲堂。他身着灰色长袍,手持一卷书,目光扫视了一圈讲堂,顿时,整个讲堂安静了下来。
夫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各位学子,欢迎来到青山书院。从今天起,你们将在这里开启新的学习之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你们能够勤奋学习,修身养性,将来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夫子的话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个学子的心中,让他们热血沸腾。
接下来的日子里,瑞宝三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每天清晨,他们都会早早地起床,来到书院的庭院中诵读经典。朗朗的读书声在青山间回荡,仿佛是一首美妙的乐章。白天,他们认真聆听夫子的教诲,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无论是晦涩难懂的经史子集,还是变幻莫测的诗词歌赋,他们都努力钻研,力求领悟其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