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陆鸣:太子赵桓(2 / 2)

按照惯例,使团需要到赵国都城以及农田进行一番巡查。这一举动既充分表达了楚国渴望向赵国交流学习、借鉴其治国理政与民生发展经验的强烈意愿,同时也给予赵国一个以尽地主之谊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全方位展示自身雄厚的国力和蓬勃的民生景象。

此次巡查,太子赵桓亲自陪同你。为了最大程度地不叨扰百姓,你向太子建议,大家不妨便装出行,且只带少量随行人员。这样既能深入民间,又不会给百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太子欣然应允。

于是,你带着赵简、叶青以及姜木俊。太子则带着他的护卫阿立和阿。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太子兴致勃勃地向你介绍都城的规划布局:“这都城分为商业区、居民区、行政区,而中央宫殿是最为重要的行政区,那里是整个赵国的核心所在。”

你们漫步走进商业区,这里热闹非凡,各类建筑鳞次栉比。店铺商号一家挨着一家,招牌琳琅满目,从绸缎庄到杂货店,从珠宝行到木器店,应有尽有,展现着赵国商业的繁荣昌盛。酒楼茶馆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酒香与茶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人们在里面谈天说地、洽谈生意,好一幅热闹的市井画卷。会馆公所庄重而典雅,这里是各地商人交流合作的重要场所。

除了这些常见的商业建筑,这里还有别具特色的私教坊和乐音坊等场所。私教坊里,正有学子在专心学习各种技艺;乐音坊中,悠扬的乐声不时传出。再往前行,一座古朴庄重的建筑映入眼帘,太子介绍道:“这是文正书院,都城百姓孩子大多选择在此读书。”

你一边观察着沿途的景象,一边留意着过往的百姓。他们虽然忙碌,但每个人都穿着得体,神情中透着一种安居乐业的满足。由此可见,赵国的确民安其业,家给人足。

就在这时,你不经意间发现前方便是瞳的据点所在之处。最近旗管家传来的有用信息少之又少,你暗自筹度,他究竟在忙碌些什么呢?尽管那里巧妙地伪装成了一个小面馆的样子,但谨慎起见,以免太子看出什么端倪。你还是向太子提议道:“商业区差不多就这样了吧,不妨我们去居民区看看吧。”太子微微点头,欣然应允。

走进居民区,便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这里有不少食摊,摊主们用扁担挑着两个箩筐或箱子,走街串巷地进行售卖。他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为居民区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机。这些食摊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随时随地就能买到可口的小吃。

太子兴致颇高,热情地向你介绍起赵国的特色小吃。他指着一个食摊说道:“比如这个汤饼,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却别有一番风味。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用手揪成小块,放入锅中煮熟,再加入精心调制的调料,搅拌均匀后便可食用。那味道,简直比宫里的山珍海味还要绝妙。而且啊,这汤饼必须要在这种小吃挑子上趁热吃才最为正宗,一旦带到宫里,味道就会大打折扣。”

不知不觉间,你也有些累了,索性停下脚步,对太子说道:“我们不妨就在此稍作歇息吧。”太子笑着回应:“正好,让贤弟品尝品尝我赵国的特色美食。”

你们找了个位置坐下,此刻你才发现对面正是林府。上次你来的时候,完全没注意周围的环境,如今竟不知不觉走到了这儿。也不知道林肃现在在做什么呢?

太子顺着你的眼神望去,主动向你讲解道:“那是林燮将军的府邸。林将军是赵国的左将军,在赵国的五位大将军中,如今只有他留在都城。”

你心中好奇,不禁问道:“为何会这样呢?”

太子说:“林燮将军早年在战场上过于英勇,冲锋陷阵,毫不畏惧。长时间的征战让他的身体受了重伤,落下了病根。父皇念及他为赵国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多年的辛劳,特意将他召回都城。如今若有战事,一般不会再让他出战了。”

你听闻此言,接着问道:“赵国现在都有哪些将军呢?”

太子介绍道:“赵国五方大将,分别是左将军林燮,右将军言泽,前将军宋仪,后将军赵野,以及中将军刘封。在赵国,武将的数量远多于文官。不过这些只是资历最老的将军罢了。多年前,赵国在与西域的大荒部族在下郊镇打过一仗,当时上阵的并非这些老将,而是他们的副将。”

你早知赵国的武力相对其他两国更为强盛,但今日听闻太子所言,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差距。你心中暗自忧虑,楚国偏安一隅,从不轻易起争端,能真正堪当大任、派上用场的恐怕寥寥无几。他们大多缺乏实战历练,经验不足。只有楚国上将军宇文震在四十年前曾上过战场,然而宇文将军如今年事已高,体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早已无法再指挥作战了。

太子话题一转,说道:“虽然林燮将军不会亲上战场,不过我听说他的女儿似乎奉命去剿匪了,这应该也算替父从军了吧?”说完,太子不禁笑了起来。

你颇感惊讶,疑惑地问道:“女儿上战场?真有女子上战场打仗的吗?”

太子点了点头,说道:“这也的确是稀罕的事,不过既然是父皇的命令,想必那女子必定有一番过人的能力吧。”

你又好奇地追问:“怎么不让他的儿子替父从军呢?”

太子压低声音,说道:“这,贤弟你就有所不知了。林燮将军虽然女儿众多,但是却一直未能诞下儿子。当然,这种事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还是不要随意提起,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纷争与嫌隙。”

你听了太子的话,回想起上次到林府的情景,确实一直都只见到林家小姐,却从未看到林家公子。你心中暗自思忖,那个奉命去剿匪的女子,会不会就是林肃呢?

你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向太子问道:“殿下知道那个女子是谁吗?”

太子摇了摇头,说道:“这本宫就没去了解了,贤弟看来挺关心林燮将军的嘛,你们认识吗?”

你赶忙解释道:“只是有过几面之缘罢了。之前游历的时候曾到林府做客。”

此时,热气腾腾的汤饼端了上来。太子微笑着将第一碗推到你面前,说道:“贤弟尝尝。”

你暂时放下了心中那些纷繁的思绪,说道:“那就谢谢殿下了,陆鸣不客气了。”

品尝完美味的汤饼后,你觉得是时候去看看郊外的农田了,便向太子提议道:“我们去看看郊外的农田吧。”太子点头同意。

来到郊外,眼前的景象让你心中一震。即使是赵国的农田,也比楚国的好上许多。肥沃的土地上,农作物长势喜人,田间的灌溉设施以及农夫的种植方法,你都一一了解过,与楚国都不曾有差别。你暗暗思量,难道真的是楚国的气候因素导致了这样的差距吗?

回到宫内之后,你和姜木俊相讨论了起来。

你将楚国的气候,告诉了他,他问得极为仔细,包括一年有多少天下雨,雨水大还是小,天晴又有几天。

虽然你记得不是太清楚。但还是将大概的情况告诉了他。

姜木俊微微点头,神情专注,听着你对楚国天气的描述。待你说完,他若有所思地说道:“若按照一年的时间来仔细测算的话,赵国的气候与降雨确实优势。赵国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均匀且适量。相比之下,楚国的天气变幻无常,这也许正是导致楚国粮食问题的重要原因。”

你认同姜木俊的观点,说道:“是啊,楚国的粮食产量一直受到天气的严重制约。即使农民们辛勤劳作,精心照料庄稼,可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长此以往,势必对楚国的民生和发展造成影响。”

几日之后,你正式开始向赵国传授纸张技艺。实际上,楚国带来的工人技艺精湛,本无需你亲临现场。然而,你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丝不安,毕竟这纸张技艺关乎两国邦交,不容有丝毫差池。于是,你还是全程跟进,亲眼看着赵国的匠人们将造纸的全部流程一一实践。

赵国的造纸匠人们在操作过程中,提出了诸多疑问。为了让技艺传授更加完善,你征求楚国工人们的建议,并经过一番考量,决定将几个愿意留在皇宫内的工人留在赵国,以便协助赵国的工匠。听闻此安排,赵武皇帝当即承诺,待赵国的匠人们学成之后,可让楚国的工人们自由选择去处,不受任何拘束。

这日,微风轻拂,你着手准备收拾行装前往秦国。临行前,你找到随行的总管大人,郑重地嘱托道:“此次你先行回去,代我向父皇复命,务必将这边的情况如实禀报。” 总管大人恭敬领命。你打算只带着赵简、叶轻和姜木俊一同前往秦国。

出发前,你前往宫中向赵武皇帝辞行。赵武皇帝看着你,眼中满是欣赏与赞许,说道:“贤侄啊,你这几日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甚是欣慰。” 言罢,便命人取来千金相赠,以表感激之情。你见状,连忙推辞道:“陛下厚爱,在下愧不敢当,这千金实在不能收。” 然而,赵武皇帝盛情难却,坚持要你收下,你实在拗不过,只好却之不恭。

此时,你环顾四周,却发现太子并未在侧。以往这个时候,太子通常都会在赵武皇帝身旁,协助批阅奏折,处理政务。你心中疑惑,便向赵武皇帝询问。赵武皇帝解释道:“太子府上今日来了贵客,朕便让他先回去招待了。” 你心想,太子这些日子一直陪伴着你,不辞辛劳,如今自己即将远行,也理应向他辞行。于是,在离开皇宫后,你便径直前往太子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