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晨募遭猜忌,童言暖众心。晚筹兴学路,希望待深耕 。(2 / 2)

山外吹来的风 天涯88 1296 字 12天前

“维哥,你看这些孩子们,” 小李抬手轻轻指向不远处一群围坐在简陋教室前、专注听讲的孩子们,那教室不过是几间破旧的土坯房改造而成,墙壁上的泥坯有些剥落,露出里面的秸秆,但孩子们毫不在意,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紧盯着黑板,“他们眼睛里对知识的渴望,比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每次看到他们这样,我心里就一阵发酸,咱们不能让这些渴望的光芒被现实的阴霾遮蔽。” 说到这儿,小李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哽咽,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眼眶也有些湿润。

张维闻言,目光也随之温柔起来,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原本冷峻的面容仿若被春风拂过,沉声道:“是啊,小李,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失望。我想,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让他们能飞出这个贫穷的山坳,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 说着,张维的拳头不自觉地紧握,手臂上的青筋微微凸起,仿佛要将这份决心深深烙印在心,每一块肌肉都在诉说着他的坚毅。

小李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轻轻拍了拍张维的肩膀,那手掌的温度传递着信任与支持,提议道:“我们成立一个‘希望之光’教育基金吧!这个名字,既是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也是我们行动的灯塔,照亮他们前行的路。有了基金,咱们就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修缮教室,买新课本……”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满是默契,仿佛达成了某种神圣的契约。随后,他们开始分工合作,小李负责起草倡议书,他回到家中,坐在那张破旧的书桌前,昏黄的灯光映照着他专注的面容。他拿起笔,一笔一划地书写着,用他那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孩子们的梦想与挑战,讲述着村里孩子为了一本旧书争相传阅的场景,描述着那间每逢雨天就漏水的教室,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染力,每一个字符都像是一滴饱含深情的泪水,滴落在读者的心间。

而张维则穿梭于村间小道,他迈着大步,脚下的尘土飞扬,带着他的热情和决心,一家家、一户户地拜访。每到一户人家,他都会先热情地打招呼,拉着乡亲们的手,坐在院子里,讲述着他们的计划:“大叔大妈,咱们村的孩子太苦了,咱们不能看着他们没书读啊。咱们成立这个基金,就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希望,您哪怕捐一块两块,那也是孩子们的希望啊……” 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激情,眼神中满是诚恳,乡亲们听着,有的频频点头,有的低头沉思,最终都纷纷表示愿意出一份力。

在他们的努力下,“希望之光” 教育基金逐渐有了雏形,可后续的管理、资金的持续筹集等问题接踵而至。村里的老会计主动站出来帮忙记账,但新的质疑声又开始出现:“这钱真能都用到孩子身上?” 面对这些,小李和张维又该如何应对?未来的路,依旧崎岖,却也充满希望,他们能否坚守初心,带着孩子们冲破困境,走向光明?一切都有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