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穷人家的男孩几乎没有别的出路,只有战争才能让他们看到希望,通过杀戮,他们可以建立军功,通过掠夺,他们可以获得财富,通过侵略,使亚洲的邻居们家破人亡,他们让自己的家人获得幸福和安康。
战争让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能从中获益,也就获得了全民支持,以后再说侵略战争只是日本一小撮军阀发动的人可以洗洗睡了,从此以后,日本人形成了路径依赖,把战争当成事业来做,后续发动了日俄战争,夺取了旅顺和大连,发动九一八事变,夺取了中国东北,发动七七事变,夺取了中国所有富庶地区。
日本军人打中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日本有些政客本来想反对来着,不过在军人们的赫赫战功下,也就闭上了嘴巴,日本最大的封建残余——天皇,为了防止地主们架空自己,干脆和底层军人们联合起来,积极支持军人们把战争事业做大做强。
战争需要海量物资,尤其是铁、油和橡胶,日本人本打算在中国找到这些东西,没想到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却贫铁贫油更加没有橡胶,眼瞅着又混不下去了,日本人把心一横,干脆玩一把大的,偷袭珍珠港,抢占东南亚,还准备夺取澳大利亚,东南亚有油和橡胶,澳大利亚有铁矿石。
日本人实在是太冲动了,他们也不想一想,连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都打不下来,居然还跑去同时招惹英美列强,这不是上厕所打灯笼——找死吗?
想这么长远显然不符合日本人的气质,他们从来只看眼前,今天能爽多久就爽多久,管那么多明天的事情干什么?
到了1944年的时候,世界战场局势已经非常明了,在欧洲,英美300万联军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渡过英吉利海峡,苏联已经将德军赶出国土,攻占柏林的计划已经摆在了斯大林的桌子上,在太平洋,日本海军几乎已经全部被摧毁,在美军令人窒息的火力输出下,日本人连打一场小胜仗都成为了奢望。
此时在东南亚的日军超过了50万,这些人当初可是坐船去的,如今船没了,人还在岛上,一旦盟军全面进攻东南亚,这些鬼子只能下海游泳,唯一的退路就是中国大陆,在日本人看来,中国大陆就是日军和盟军决战的战场。
这点和蒋倒是很像,教|员评价过蒋——这个人从来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只管自己怎么想;日本人也从来没考虑过美国人的感受,美国人凭啥和日军主力在中国决战?航空母舰载着美国大兵直接进攻日本本土不是更方便吗?日本列岛孤悬海上,四面八方都可以进攻,要多方便有多方便,凭啥千里迢迢跑到中国大陆去打?
日本人一根筋犯了以后,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为了挽救东南亚的日军,也为了把东南亚抢劫的物资运回来,日本人决定发动一场空前大战,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这条交通线从东南亚的越南一直到中国东北,经过朝鲜半岛,连接到日本本土。
这就是日本的“一号作战”计划,具体路径就是当年革命军北伐相反的路线,打通河南到广西的交通线。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日本举国动员,把仓库里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拿了出来,反正以后也用不上了,由于兵源匮乏,日本人将干瘪的老头和稚嫩的学生一起赶上了战场,集合了超过51万人的部队,战马10万匹,大炮1500门,汽车俩。
这是日本陆军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日本拿出了全部的家底,一时间战马嘶鸣,人潮汹涌,摩拳擦掌,连白痴都知道日本人要搞事情了,那么国军害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