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血战衡阳1(1 / 2)

14年抗战往事 小墨垚 1223 字 1个月前

三个小时就攻占长沙,完全出乎日军意料,好像这次镇守长沙的是印度人似的,不过日本人的心里也很虚,因为他们不知道在哪里会碰到“钉子”,打了这么多年仗,中国军队忽高忽低的战斗力让日军非常困惑,日常软蛋的国军可能突然间非常硬气,让日军栽一个大跟斗,面对谜一般的国军,日本人不由感叹,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国家,果然深不可测,令人不可琢磨。

长沙丢失,日军兵锋直指衡阳,守军正是委员长钦点的方先觉第10军,在日本人看来,第10军无论人数还是装备都不如第4军,攻占衡阳应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不过日军这次又猜错了,第10军虽然只有多人,但军长方先觉没打算逃跑,他准备在衡阳和日军死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万全的准备。

准备啥呢?狙击阵地——碉堡、地堡、战壕和射击孔,这是一项大工程,非常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个专业人才的帮助——衡阳市市长赵君迈,此人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专业是土木建筑,对于构筑阵地这种专业对口的事情,非常上心。

赵君迈组织了上万名青壮年修筑战斗工事,把整个衡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在他的设计和施工监督下,每个阵地都修建的极其牢固,一方面是专业水平高,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超级好,衡阳是南北铁路枢纽,最不缺的就是钢材,赵君迈将铁轨全部搬上阵地,做成碉堡的龙骨,一般的炮弹打上去根本没效果。

衡阳城外有很多小山丘,每个山丘都被修建成了阻击阵地,方先觉还下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命令,将所有小山丘对外的一面,从半山腰开始,往下削成五米左右的直上直下的不能人工攀爬的断崖,在断崖下面或者前面一点距离继续深挖壕沟,壕沟底部再铺上长长的尖钉,这就是让鬼子痛不欲生的“方先觉壕”。

鬼子进攻的时候,首先要通过碉堡的火力网,经过火力网的扫射以后,能够冲到壕沟前的鬼子已经所剩无几了,鬼子跳进壕沟,两只脚会被扎穿,山丘上的国军听着悦耳的惨叫声,再从容的往壕沟里扔手榴弹,即使还有漏网的鬼子,冲到山丘下的时候,会绝望的发现一道五米高的垂直山崖等着他,根本就爬不上去,这个时候,山丘上的国军又把手榴弹丢下来了,想想这个场面都替鬼子感到绝望。

火炮也被安置在了适当的位置,炮兵对鬼子可能进攻的地方精准测量,进行了试射,确保战斗发生的时候,炮兵无须瞄准,直接发射,达到最大杀伤效果。

6月22日,衡阳居民最后一次疏散,这个时候的衡阳城,除了第十军的将士们之外,就只有一千名协助守城的志愿者,整个城市安静的可怕,仿佛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可以听见,战士们手握钢枪,眼睛死死的盯着城外。

盟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国军在战场上一触即溃,丢城失地,给委员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史迪威觉得委员长就是一头猪,建议罗斯福逼迫委员长交出军权,由他来统帅中国军队。

美国人行动很快,6月20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跑到重庆,问委员长你到底行不行?委员长表示,虽然现在情况不妙,但是很快就会好转,这话说的自己都虚,内心焦虑至极,他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场胜仗来证明自己。

6月21日,委员长给方先觉打了一个电话,对第10军全体将士表示了亲切的慰问,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将士们能够固守衡阳两个星期,如果感觉实在守不住了,就发送“密码”两个字的电报,援军必然在48小时之内解除衡阳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