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以为是嬴政没有收到她的信,直到她将法家刚编纂好的那本《秦律通识》送去给咸阳,不到一天的时间,她就收到了嬴政的回信,甚至还有回礼。
赵元溪气得直拍桌子。
“那家伙,可恶!”
嬴政眼里显然只有法家,也只有他的秦律,最多再加上秦国的粮食问题,至于其他,他根本就毫不关心。
赵元溪深吸一口气,咬着牙道,“他不干,我自己干!”
没了他,她照样可以将这些书充分利用。
嬴政其实两套书都看了,他并非不明白儒家这套书的用处,但他并不赞同将这些东西推广开来。
黔首不需要接受教育,他们只要安心给他种地,需要征战的时候应征就行。
若是人人都懂这些圣人言,到时候谁又会甘心种地,谁又愿意替他南征北战呢?
儒家那些思想,只会让人懒惰,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至于太后送过来的法家的《秦律通识》,这倒的确是个好东西,秦律繁杂,这本书很好的总结了秦律那些不能做的事情,很适合用于向世人普及。
嬴政收到这本书后,立马就召见了李斯。
李斯早就从魏夫子手中得到了这本书的初稿,嬴政问他的时候,他自然对答如流,甚至还对这本书大赞特赞了一番。
嬴政大喜,让李斯将这书带回去,让秦国上下的官吏都手持一本,对于那些品阶低的官吏,他们则还被安排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每月要召集他们治下的人,将这书中的内容一一讲解给他们听。
若是一年之后,这些人还明知故犯,不仅犯罪的人需要严惩,连带这些官吏也将被牵连。
……
或许是心中有愧,收了这本书之后,嬴政想到前几日太后送的那套书,为了弥补,他不仅赏赐了法家的那些人,连带儒家人也受到了赏赐。
淳于越高兴不已,以为大王赞同了他们的想法,将会施教于万民。
只有赵元溪心里清楚,嬴政那家伙根本就没有打算对百姓进行通识性教育。
赵元溪晚上骂骂咧咧,白天照常送扶苏和子婴去上课,其他时间则忙着创办自己的私学。
这套书既然不能成为秦国的官方教材,那就当做她学校的教材好了。
可创办私学并非那么简单,不仅需要大量的钱,她还需要足够的人才,人才这东西不是光有钱就行。
赵元溪很忙!
她选中了一处院子,面积近千平方米,是城中的大户人家的宅子,这里便是她选的第一处校址。
城中的积雪还没有完全化开,行人走在上面有些打滑,赵元溪只能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她小心再小心,也架不住有人自己撞过来。
赵元溪被长今扶住,没有摔倒,可撞她的那个人就没这么好运了。
小小的身体直接摔飞出去,在地上打了两个滚才堪堪停下来,整个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赵元溪吓得赶紧上前查看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