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是源于姚广孝平日里点滴灌输的影响,从而滋生了不该有的野心。
“父皇确实偏心,对待我们这些皇子从未像对朱雄这样。”
身旁一名男子毫不掩饰的说道,其目光中透出狠厉。
听到这话的人纷纷低头装作未闻。
“二哥,此处人多口杂,莫要妄言。”
朱棣斜睨一眼说话者提醒道。
此人口中的二哥,正是太祖次子秦王朱椟。
日前刚被急召回京尚未问罪,今日前来赴宴也是因太子开口求情才成。
“我能惧何人?”朱椟傲慢地回道。
在他身侧,一个带有北疆气质的女子正紧紧盯视新郎所在方向,眼底虽隐含仇恨,却被她掩盖得很好。
朱棣不愿再搭理朱椟,视线转向一位年龄相仿于朱雄的男子问道:“十七弟,你已是就藩年纪,不久应该会前往大宁赴任了吧。”
提及的十七弟,无疑就是宁王朱权。
“想必快了。”
“只待父皇诏令下达。”
“能为国守边一隅,方显男儿本色。”朱权微笑作答。
“大宁距北平不远,日后兄弟二人定要多多通信往来。”朱棣笑道。
“自然如此。”
“到时还得请四哥指教治理封地的经验呢。”朱权爽朗应允。
另处桌上——
“母妃。”
“祖父与父君为何坐于彼处?”
朱允炊疑惑偏头看向吕氏询问。
“朱雄双亲不在,故而缺少至亲长上。
皇上与太子施恩于他,也有示好的用意。
此番情形你要用心体悟,以后必有用场之时。”吕氏压低声音叮嘱。
“笼络下属之术。”
“先生曾有所讲授。”朱允炊若有所思的点头回应。
“允炊最是聪慧。”吕氏莞尔夸赞。
吕氏心中其实充满嫉妒:“陛下和太子对一名大臣实在太过优待了。
若把这些恩惠给允炆该多好。
毕竟外人终究是外人,允炆可是皇家血脉啊。”
当宾客们全部入座后。
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传来。
众人不由将视线投向门口。
只见朱雄身着鲜红长袍,牵着盖头下的徐妙锦,沿着红毯缓缓走入宴席场地。
“瞧,新郎到啦。”人群中传来低笑声。
朱元璋脸带笑意,满眼慈爱地望着新人。
一旁的朱标也凝神注视,嘴角含笑。
\"请女方家眷就高堂之位。
\"
傅友德高声宣布。
朱雄特地邀请这位功勋卓着的国公主持婚礼,以其身份确实足以压阵。
徐辉祖挽着妻子慢慢走向高堂之席。
待靠近时,他突然愣住。
\"陛下、太子殿下……这…\"
看到二人竟坐在男方高堂之位,徐辉祖大感意外。
\"朱雄无父母长辈可敬,朕与标儿就代为高堂罢。
亲家长兄莫非不同意?\"
朱元璋笑着解释。
\"不敢不敢!有陛下与太子殿下行此尊礼,是朱公子莫大的荣耀。
\"
徐辉祖连忙答道,随即依礼落座于女方高堂位置。
一番仪式过后,朱雄携徐妙锦来到高堂前。
望着面前的朱元璋、朱标以及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林伯,这份情谊实在令人动容。
随着典礼官的一声高喊:\"吉礼启,请拜天地!\"
这对新人缓缓转身,面对苍穹大地跪拜叩首。
\"二拜高堂!\"
再度转身朝向高堂,再次行三叩大礼。
朱元璋满目含笑:\"妙啊。
\"
其真心之意通过笑容展露无疑,也让一直旁观的人明白这并非单纯的拉拢。
朱标同样微笑颔首。
\"少爷终于成婚,老奴总算不负嘱托。
\"林伯热泪盈眶。
朱元璋心内感慨:\"倘若马皇后在世,亲眼目睹我们的英孙如此大喜,该有多好啊!\"
接下来便是\"夫妻对拜\"。
\"锦儿,今日我正式娶你了。
\"朱雄语气温柔。
\"雄哥哥,今日我也终于成为你的妻。
\"徐妙锦激动得声音微颤。
两人心意相通,在众人的见证下完成对拜礼。
\"请夫妻敬茶给长辈高亲。
两个侍女端着放满热茶的托盘快步上前。
朱雄轻扶起身侧的徐妙锦,共同走向高堂方向。
\"恭请陛下喝茶。
\"
二人双双跪下,双手奉上茶盏。
\"好孩子...\"
\"婚后你已成家立室,切莫辜负了妙锦啊。
\"朱元璋笑着接过茶盏,谆谆告诫。
没有谁能够读懂朱元璋此时内心的感受。
他满心都是喜悦与激动,仿佛一桩心头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
他的雄英不仅活得好好的,如今更是在他的目光注视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我定然不会亏待妙锦。”朱雄含笑说道。
“太子,请喝茶。”
接着,朱雄又端起一杯茶水递向朱标。
“我实在没有什么别的话可说,只祝你幸福,朱雄。”朱标接过茶叶,笑着回应道,“这一次我可是提早体验当亲家的感觉了。”说着他便将茶饮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