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玄青的圣旨即将送达古家的消息传来,整个古家顿时忙碌起来。家主一声令下,众人迅速各就各位,井然有序地准备迎接圣旨。庭院里,女眷们身着华丽庄重的服饰,神色恭敬,早已整齐列队,单膝跪地。男眷们则在女人们身后,规规矩矩地双膝跪地,气氛庄严肃穆。
不多时,只见一列宫廷侍女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缓缓走进古家大门。走在最前方的,是那位身姿挺拔、神色威严的侍女长。她手中捧着明黄色的圣旨,那圣旨上用金线绣着精美的龙纹,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着皇家的无上权威。
侍女长来到众人面前站定,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而响亮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家公子,温润端方,才德兼备。
今朕后位虚悬,为安邦定国,特册古拾月为皇后,择良辰吉日,入宫完婚。望古家上下,齐心协力,共辅皇室,同兴炎华。钦此!”
古家众人静静聆听,大气都不敢出。
待侍女长读完圣旨,她轻轻将圣旨卷好,双手递向古家家主,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笑容,恭贺道:“恭喜古家,出了位尊贵的皇后,日后必定荣耀非凡。”
古家家主赶忙双手接过圣旨,脸上满是感激与敬畏之色,连忙谢恩道:“臣等谢陛下隆恩,古家定当不负圣望,全心辅佐陛下与皇后,为炎华帝国鞠躬尽瘁。”
随后,侍女长微微点头,带着一众侍女转身离开。古家众人这才纷纷起身,恭敬地跟在后面,一直将侍女长送至大门外,目送她们远去,才缓缓退回府中,而此时,古家上下已然被一种既兴奋又紧张的氛围所笼罩。
古拾月的母亲匆匆回到儿子的闺房,一进门,目光就落在了古拾月身上。看着眼前才貌双全的儿子,她心中满是担忧与不舍,忍不住轻轻叹息。
想到从今往后,儿子就要成为皇后,身份尊贵无比,可自己再见儿子时,却必须依照宫廷规矩行礼,母子之间再也不能像从前那般亲密无间,她的心就如同被狠狠揪了一下,疼痛难忍。
古拾月此刻也是一阵恍惚,仿佛还未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过神来。他木然地回到闺房,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架子上归玄青的画像上。那画像中的女子,身着龙袍,头戴皇冠,神色威严而冷峻,透着一股让人难以亲近的气息。
古拾月看着画像,忍不住感慨自己运气实在不好。原本向往着自由自在、与心爱之人一生相伴的生活,如今却不得不踏入宫廷,伺候这样一位看似高高在上、难以捉摸的妻主。
他心中满是无奈与委屈,眼眶渐渐泛红,喃喃自语道:“这往后的日子,可该如何是好……” 说罢,他无力地坐在床边,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未来的生活已经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其他世家听闻古家公子古拾月被册立为皇后,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世家大族心里既嫉妒又不满,私下里大骂古家投机取巧。他们纷纷想着,自家公子同样才貌出众、德才兼备,并不比古拾月差,为何这皇后之位就落入了古家手中。
比如林家,三公子林云舒,素有才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且生得一副俊朗面容。
叶家主父为此愤愤不平,常在家族议事时抱怨:“那古家有何了不起,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我家云帆哪点比不上古拾月,这皇后之位本该是我儿的!”
还有穆家,穆家长子穆棱艺,武艺高强,曾在帝国的武试中崭露头角,为家族争得不少荣耀。
穆家众人也对古家获此殊荣极为眼红,私下里没少诋毁古家,说她们是使了见不得人的手段才得到这机会。
皇后之位非比寻常,不仅象征着无上的尊荣,更意味着背后巨大的政治利益与影响力。
这些世家虽不甘心,却也不敢公然与皇家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