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追封(1 / 2)

夜家在近百年间虽逐渐得势,可相较于那些底蕴深厚的老牌家族,根基仍显得薄弱。先帝的离世,如同抽走了夜家的一根重要支柱,而家主的更替,又让家族内部经历了一番动荡与调整,一时间,夜家上下自顾不暇。

即便心中满是不甘,夜家家主也只能暂且压抑怒火。但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今日上朝,便指使亲信呈上奏折,公然指控古家意图不轨。奏折中言辞激烈,罗列了一系列捕风捉影的“罪证”,试图将古家置于风口浪尖。

朝堂之上,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归玄青看着那道奏折,神色凝重。她深知夜家此举,背后怕是夹杂着对当年夜公子毒杀案的怨恨。沉思片刻后,归玄青先安抚夜家家主:“夜家主,朕深知你丧子之痛,当年之事,朕从未停止追查。这些年,暗中也派了不少人手探寻真相,只是此案疑点众多,一时难以水落石出。”

归玄青稍作停顿,又缓缓说道:“为表朕对夜公子的追念,特追封夜公子为孝文皇后,将其名记入皇家族谱,以享皇室祭祀。此外,夜家女儿们,朕也会厚待,赐予她们应有的尊荣与恩宠。”

夜家家主见归玄青如此表态,虽心中仍有不满,但也不好再咄咄逼人,只能暂且作罢。

退朝后,夜家家主回到府邸,她的结发夫君,那位因儿子之死悲痛万分的父亲,独自一人坐在儿子生前的房间,抚摸着儿子用过的物件,泪水潸然。他嘴里喃喃自语,哀叹着宝贝儿子死得不明不白,满心的悲恸与愤懑无处宣泄。

夜家主走进房间,看着夫君如此哀伤,心中也是一阵刺痛,夫妻二人相拥而泣,在这寂静的房间里,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对儿子的思念和对真相的执着,如同一团解不开的乱麻,缠绕着他们的心。

这桩夜公子毒杀惨案,宛如一块沉重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夜家上下心头,同时也在京都城掀起了一阵经久不息的波澜,成为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众人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尽管岁月悄然流逝,但案件中的重重疑点,始终如一团拨不开的迷雾,萦绕在人们心间。有人私下猜测,夜家树大招风,在前朝势力庞大,难免遭人嫉妒,或许是政敌暗中下手,意图削弱夜家在朝堂的影响力;也有人传言,这背后可能涉及复杂的宫廷斗争,是某些势力为了归玄青的婚事布局,铲除夜公子这个未来可能成为阻碍的因素。

更有甚者,将目光投向了夜家内部,怀疑是家族内部争权夺利所致,毕竟夜公子身份特殊,其身后庞大的家族利益足以引发一些人内心的贪念与恶念。然而,这些都仅仅是毫无根据的猜测,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支撑。

京都城的百姓们在谈论此事时,或是摇头叹息,为夜公子的早逝感到惋惜;或是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听闻的各种离奇版本,仿佛自己亲眼目睹一般。而对于夜家而言,每一次听到这些议论,心中的伤痛便会被再次撕开,那难以言说的悲愤,如同熊熊烈火,在心底燃烧不止,促使他们更加执着地追寻真相,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也誓要将这桩悬案查个水落石出,还夜公子一个公道。

归玄青自幼便痴迷于武道,每日的生活几乎都被学习与修炼习武填满。因着女男大防的规矩,她鲜少与除父后和父亲之外的男子接触。

记得那时,她也仅仅是远远见过自己的未婚夫一面。那惊鸿一瞥,却让她至今难以忘怀。只见他眉目如画,一双橙红色的眼睛犹如璀璨的宝石,熠熠生辉,美得动人心魄,让人见之难忘。自那之后,归玄青虽未与未婚夫再有交集,但那一抹惊艳的身影,却时常在她心间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