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明慧望着母皇归玄青,心中思绪万千。他虽年纪尚小,却聪慧得很,十分明白母皇的性子。
在他眼中,母皇是那种为了国家大事,能够毅然决然放弃个人私情的人。这样的母皇,看似坚强无比,却也往往透着一种让人难以接近的无情。
归明慧心里清楚,以母皇的身份和修为,以后定会有其他侍君让她诞下更多子嗣。到那时,母皇的时间与精力势必会被分散,分给自己和父亲雅贵人的关注,自然也会越来越少。
想到这里,归明慧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母皇心里留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形象。唯有如此,日后母皇面对众多子孙时,才会看在他这份乖巧的份上,对他和父亲多留些情面。
哪怕只是多一丝一毫的关怀,于他和父亲而言,或许都意义非凡。于是,他抬起头,看向归玄青的眼神中满是纯真与依赖,再次用力地点了点头。
自古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即便归玄青心中确实对儿子归明慧有着几分牵挂,但她常年浸淫于国事与修炼,本就有限的母性,在诸多事务的消磨下,更显得微不足道。
看过归明慧,与他简单交谈几句后,归玄青心中便又涌起对朝堂诸事的思虑,于是,她轻轻拍了拍归明慧的肩膀,转身离去。
归明慧望着母皇离去的背影,眼中虽闪过一丝失落,但对此并不意外。他早已知晓母皇的行事风格,在母皇心中,国家社稷永远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他恭恭敬敬地行了礼,目送母皇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这才缓缓直起身来。
而另一边,听闻归玄青今晚要去赵贵人处,李贵人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妒意。在他看来,自己无论是容貌还是才情,都丝毫不输赵贵人,为何帝皇偏偏选中了赵贵人。想到此处,李贵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径直朝着赵贵人的住处走去。
走到赵贵人前面,李贵人皮笑肉不笑地开口道:“哟,赵弟弟可真是好手段,竟能在孝期刚过就得了陛下的垂青,看来弟弟平日里没少在陛下跟前下功夫吧。”
那语气中满是阴阳怪气,听得赵贵人眉头微皱。
赵贵人本就不是软弱之人,岂会任由李贵人这般嘲讽。他毫不示弱地回击道:“李哥哥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吧,您那道德经抄完了没有?可别到时候父后皇太后检查起来,又要落得个抗旨不遵的罪名。”
听到父后皇太后的名字,李贵人心中一凛。他深知父后皇太后在宫中的威严,若是真被查出没有完成罚抄,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心中对赵贵人的回击恼怒不已,但忌惮于父后皇太后的权势,他也只能强压怒火,冷哼一声,说道:“哼,你别得意得太早!”说完,便转身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住处。
一回到房间,李贵人便一屁股坐在桌前,看着那尚未抄完的道德经,心中的怒火再次燃起。但无奈之下,他也只能拿起笔,开始埋头抄写,嘴里还时不时地嘟囔着对赵贵人的不满。
房间里,只听得见毛笔在宣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以及李贵人偶尔的低声咒骂。
在后宫的另一隅,新封的三位答应——苏若芸、叶沐辰和许墨涵,被一同安置在了储秀宫中居住。初来乍到,面对这陌生又充满未知的后宫环境,三人心中既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又隐隐有着几分不安。
他们彼此打量着,眼神中透露出友善与欣赏。在这深宫内院,每个人都像是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急需找到可以依靠的港湾。
于是,他们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共识,希望能在这后宫之中,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后宫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