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改元(2 / 2)

延平宫史 与枫言 1459 字 8天前

当初王爷被禁足,王府失了主心骨,多年来亏了太后照拂,她的日子方能安顺。

如今王爷解禁,膝下仅有一庶女,想要自己向太后求个封郡主的恩典。

只是从未有此先例,太后不允,只说要听皇上的意思。

陆丹恂短暂垂眸,前几日听太后提过,心中有些厌烦。

他对渭南王本就心存忌惮,如今,又到跟前要他开先例封庶女。

看向眼前的母女俩,淡淡道。

“皇嫂,朕今日便开门见山了,封郡主之事,恐难成行。”

陆初歌抬起头来,美眸中满是不可置信。

“为什么?”

王妃看着女儿失态,急忙制止。

“歌儿,不得无礼。”

陆丹恂没有计较。

“郡主之封,向来只有亲王或功臣嫡女可得,你父王虽只有一女,此事却不合规矩。”

又平静补充。

“更何况,渭南王乃郡王,即便你是嫡出,也只可封县主。

朕倒不知你父王行的是什么道理章程。”

陆初歌气得脸色发白,却不敢多言,她向来受宠,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王妃无奈赔罪。

“皇上息怒,臣妇教女无方,请皇上责罚。”

他目光平淡。

“皇嫂不必自责,朕并未责怪,不过,郡主之封,确实不合规矩,朕不能破例。”

王妃身子微微颤抖,这要求的确有些过分,但她已无计可施。

站起身,声音哽咽。

“臣妇恳请皇上开恩,渭南王府只此一女,若她不能得封郡主,恐怕……恐怕……”

渭南王对这女儿十分看重,若是她不能从此处求得封号,恐怕日后会受尽苦楚。

她声音颤抖,带着一丝恳求。

“皇上,臣妇自知这要求有些过分,但实在别无他法,只求皇上开恩。”

陆丹恂沉默片刻,缓缓道。

“皇嫂,朕理解你的心情,但封郡主一事,确实不合规矩,朕不能为了一己私情而违背祖制。”

王妃心中叹息,尽管知道往后于府中境地越发难捱,又有一丝痛快。

“渭南王妃,你且退下吧。”

她行了一礼,带着女儿离开了御书房。

并未察觉到陆初歌逐渐沉下的脸庞。

陆丹恂看着母女俩离去的背影,眉头微皱。

这件事恐怕不会这么简单结束。

他望着窗外,轻抚着桌上的玉如意,心中已有决断,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名字。

梁冠端着茶进来。

“皇上。”

陆丹恂接过茶杯,轻抿一口。

“朕听绣衣使者上报,从夷洲跨海而来许多江湖中人,而朕却未收到一封相关的奏折。”

梁冠神色凝重。

“皇上,这些江湖人士来者不善,恐怕……”

他微微一笑。

“梁冠,你说,朕这个皇帝做得如何?”

梁冠低头,沉声道。

“皇上英明神武,乃万世之君。”

“万世之君?”

他轻笑一声,眸中闪过一丝寒光。

“朕记得夷洲如今只有州牧独领大权,刺史怕是也牵制不得,去召乐平县公,朕同他有要事需议。

另传朕旨意,着三公曹、廷尉府、禁军三司联合办案,务必将水搅浑,教这些人浮出水面。”

梁冠躬身领命。

“奴才领旨。”

只有如此,才能看清孰敌孰友。

他倒要看看,这潭水究竟有多深,又有多少人沉溺其中。

大昱历代来选官大多经由察举,但先帝颇爱任用公侯。

这些功勋之后不乏继承祖辈遗志之人,只是先帝后期卧病,乏于朝政,让一些奸臣混入其中。

如今他亲信不多,堪当大任者也资历不足,乐平县公才华出众,继承父亲封邑七千户,已居公侯先列。

虽年已四十有五,但仍未有机会为国效力。

其人虽过度自负,却也少了讨好上级的顾虑,去厘清夷洲军事,最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