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街道时,一片混乱。
街道负责人无法掌控局面,直到警察到场才稳定下来。
“好了,我不多说了。”
“你们都记住了!”
“你们是国家的主人!”
“你们是去建设祖国!”
“听见没有!”
“听见了!”
说完,街道负责人看着站得笔直、背着行囊的薛成远问:“你是哪家干部家庭的?为何出现在我们街道?”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自家统一深灰、深蓝的着装中,怎么夹杂着一抹解放绿?
“就是这里的住户。”
“这是我们工人子弟下乡该穿的衣服吗?赶紧换掉,影响不好。”
“主任,你要是不让插队,我的衣服都给你。”
薛成远笑着调侃道。
“你!”
“好了,抓紧去火车站,没时间跟你们磨叽。”
听完警察的话,街道负责人稳住情绪,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分三路出发。
一路向西,翻越山脉进入陕西,一路西行抵达边境建设兵团。
一路南下,经过九省交汇处分岔,一路往西南方向前往川渝黔,一路南下中部直达两广。
而最艰难的,莫过于薛成远这一路,北上穿过山海关,进入东北四省分流,冰天雪地、缺衣少食将成为他们的归宿。
“这就是你们大院那个大地主家的孩子?”
“就是他,看他穿的跟我们工人子弟完全不同。”
“一看就是大院子弟的风格,可能是隐藏在我们工人子弟里的特务。
待会上车时找个机会教训他一顿。”
“好,看他穿成这样,等会上车就把他的大衣和帽子抢下来,大家分了吧。”
人群簇拥着戴上大红花,朝车站走去,四九城的人群汇聚一处。
直到一群裹着军大衣的身影出现,气氛陡然变得沉重。
薛成远慵懒地倚在一根柱子旁,打量着两拨人。
“跃民,你看那边工人宿舍院子里站着的那个人,你认不认识?”
郑桐遥指倚柱而立、身着显眼呢子大衣的薛成远问道。
“不认识,这些大院里的人我大多见过,就是没见过这么一个。”
“而且他跟平民区混一起,肯定也是工人子弟,你搞错了。”
郑桐望着薛成远的脸庞,总觉得似曾相识。
他父亲是工程师,去的地方多,他也随行去过不少地方,肯定见过这个人,而且一起玩过。
看到郑桐表情怪异,钟跃民收起笑容,再次看向薛成远:“你是不是认识他?”
“熟!很熟!但应该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我都忘了他叫什么。”
双方并未发生冲突,这个地方没给冲突留机会。
薛成远察觉到有人在看他,与郑桐、钟跃民的目光交汇时微微一愣,随即笑了,挥手回应。
钟跃民、郑桐、宁伟三人他都认识,算算时间,确实如此,这三人要去陕北插队。
而张海洋和袁军参了军。
关键的是,这些人,他这身体以前都认识。
“去东北的赶紧上车!马上发车!”
听闻号令,薛成远随着人流上了火车。
运气不错,是个靠窗的位置。
现在的火车不像后世的全封闭式,速度不快,窗户还能打开。
等到列车员清点完人数,车下亲友们挥手告别。
唯独薛成远,孤身望着窗外的人间百态。
郑桐看到薛成远望着窗外的侧脸,再看他的穿着打扮,忽然想起。
“**!薛成远!”
郑桐脱口而出这个名字,撒腿奔向薛成远:“薛成远! ** 跑哪儿去了!还记得我吗?我是郑桐!”
“我小时候去你家玩的!你还分给我过蛋糕!”
随着郑桐的喊声,钟跃民也想起了。
这个名字好久没听见了,隔壁的大院,以前薛成远就住在那里。
那时候,隔壁大院只有他们一家!
出事之前,他父亲那个级别都不够住进去的,但那时他和郑桐、袁军胆子大,经常偷偷跑去蹭吃蹭喝,找这位真正的富家子弟玩。
“薛成远!”
钟跃民扒着车窗喊道:“这些年你跑哪儿去了!整个四九城都找遍了!”
“你们别扒窗户了!车要开了!往后退!”
听到声音,钟跃民退后,火车开始冒气启动。
“薛成远!你去东北是吧?具体地址告诉我!”
“算了,来不及了!”
钟跃民退后时忽然想到什么,从包里掏出纸张边跑边写:“这是我去的地方,拿着!给我们写信!一定要写信!”
看着薛成远挥手告别渐行渐远的绿皮车,钟跃民和郑桐气喘吁吁地停下脚步。
“我去,真的是薛成远,我只听说他们家出事了,没想到他还留在四九城!”
“没事,我把地址给了他,等他给我们回信吧!”
火车驶过良久,薛成远依旧望着窗外,心思早已飘远。
车厢里的杂院姑娘们偷看薛成远几眼,眼中流光溢彩。
瞄一眼赶紧收回目光,被发现后便捂嘴浅笑,脸颊泛起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