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村民集合(2 / 2)

确实如此,他前世的家庭要求严格,从小练毛笔字,积累了十几年的功底,写春联并不难。

“真会写?”

老队长听后十分高兴:“太好了!我们村好多户人家因为舍不得买对联福字就省了,过年氛围总差点意思。”

“我下山时看到不少年轻人已经开始用钢笔写字了。”

“毛笔字越来越不行,也不敢多问。”

薛成远点点头没说话。

钢笔就是现在流行的书写工具,用水写字,称作水笔也没错。

随着书写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钢笔或铅笔。

这些工具比毛笔更易上手,用纸少,已逐渐流行。

不过这个时代钢笔价格昂贵,即便工人家庭,买一支钢笔也要几块钱,负担不小。

早年间,身着中山装,钢笔别在左胸口袋里,就是十足的文化人,走在街边总能引来旁人的侧目。

如今可不同了,世道变了。

“老队长,这次咱们二十六个人下山,买红纸回来自己裁剪,再买几支毛笔和几块墨石,今年我要给咱们村子里所有人都写上一副寓意吉祥的新春对联,还要加上一个‘福’字!”

“让咱们村子,今年也能过得红红火火,城里有的东西,咱们一样也不能少。”

“咱们村子里有的一切,让城里的人都眼馋去吧!”

“好!好!好!”

老队长连连称赞:“大家都听到了吗?成远说了,咱们村子今年要过个与众不同的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福’字!”

“到时候别忘了请成远吃顿好的,不然咱们王家村可真要失礼了!”

“老队长,你这话可说错了,就算没有春联这事,没有这条鱼的事,今年咱们村还是要请薛老师吃顿饭的。”

“等到开春孩子们去上学了,再请一次,麦收后再请一次,顿顿都不能落下!”

“哈哈,好好好!这样想真是好!”

老队长高兴得不得了,村子就应该这样热闹。

等大家回到村里,清早就出发的,忙到下午才回来。

“毛蛋,你跟你爹带着咱们家的饭,去湖边给二毛、柱子、伟强他们三个送饭去。”

“多送一些,晚上的也一起送去。”

“好!”

答应着,二毛带上家里原本准备的馒头、咸菜萝卜干,还有一些兔子肉。

在湖边没法做饭的情况下,这条件已经算不错了。

回村的男人被各自媳妇拉回家,详细询问下网的情况,这是她们这段时间辛苦劳作的成果。

“怎么样?网下了吗?什么时候起网?”

“你怎么不说话啊!把我急死了!”

黄挺回到家,他媳妇就在旁边不停地问,把他都问糊涂了。

“让我先喝口水,别急,慢慢说。”

黄挺坐下喝了口水:“网下好了,明天早上上山起网,村里的男人全都要去,不管有没有收获,都得去。”

“我那几个大嫂子来找我说了,要是捕到鱼,她们也要去!”

“???”

黄挺把碗里的水喝完,看着自己的媳妇:“不是你们去干嘛?还不够忙的。”

“你怎么说话的,我们忙活了这么久,也想看看用网捕上来的东西,不然心里放不下。”

“除了她们几个还有谁要去?”

“二婶子,他三舅妈,还有咱五奶奶……”

“等等,停下!”

黄挺赶紧摆手制止:“咱五奶奶?

“嗯!”

“不对,五奶奶六十多岁了,她去干什么?上山一趟可能人就没了!”

“五奶奶说她也织网了,她也想看看。”

“不行,这事绝对不行!不管是我说还是老队长说,肯定都不成!”

“你们想去的话就去找老队长说,年纪大的就别想了,村子里没人怎么办?万一有野兽进村咋办?”

这么一想也是。

黄挺媳妇不再说什么。

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王家村各家稀有的煤油灯亮了起来,开始烧火做饭。

薛成远也早早起了床,辛琇晶也早已过来帮忙,一个人擀面皮,一个人包包子,把放在篦子上的包子放到灶台上去蒸。

“等会村子里的嫂子们好多都要跟着去的?”

“嗯,老队长同意了,留几个壮小伙子在村子里,以防野兽下山,去了也没关系。”

“我也想去,想看看起鱼时是什么样子。”

辛琇晶一边擀面一边说道:“织网我没帮上忙,但起鱼我想去帮忙。”

“行,等会一起去。”

“还是你好。”

辛琇晶笑得像花一样。

她这辈子还没见过起鱼呢!

在她心中,薛成远宛如天神,无所不能,绝无可能之事。

不久,包子蒸好,两人填饱肚子后,用布将包子包好,密封妥当,以防温度散失。

既然答应给上级送肉包,薛成远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这种态度令人信服。

\"人都到齐了吗?\"

\"都到齐了!\"

村里的村民集合完毕,年轻妇人们吆喝的声音,比男人们还要洪亮。

成败在此一举,就看今日这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