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静得出奇,队长忍不住笑了:“同志们,看来事情说得差不多了吧?刚才不是还在说这里面的事情吗?”
“王队长,我觉得这事背后可能还有隐情,您能不能详细说说?”
“都已经快吃饭了……”
“那就边吃边谈,就在山屯解决,按照上次来的两位同志点的菜来做就好。
乡亲们都不富裕,别搞得太复杂。”中年领导笑着保证:“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结账。”
“还是按照上次那两位同志的菜谱?”
“对,如果不够可以再添,毕竟我们六个人呢。”
“行,跟我来,我让人准备。”老队长转身对薛成远说:“成远,你家不是还有咸鸭蛋吗?要不要拿出来煮几个,给大家添道菜?”
“还加?他们吃得完吗?”
“吃得完吃得完!”
几位同志连连点头:“有咸鸭蛋就妥了,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一起算账。”
“那好,我去取些,别让同志们觉得山屯待得不好。”
“绝对不会!”
一群人离开教室,山屯的孩子和邻居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得知是地质局的人后,人们的表情变得不太友善。
上次有人吃完饭想逃单甚至白吃,这种坏印象可不好抹掉。
忐忑不安的人群走进老队长家,六人围坐炕上吃零食闲聊:“领导,咱们是不是该下山了?我觉得山屯的人对我们不太友好。”
“可不是嘛!那些眼神,好像要冲上来打人似的,太吓人了。”
“都说东北人性格直爽,但这山屯的人真是够凶的。”
“别说了!有什么好说的?群众能怎么样?吃完饭再说。”
中年领导安抚大家:“要是有问题就赶紧下山,找县里的领导反映情况。
要是没问题就留下观察几天。”
“领导,我只带了五块钱,够吃饭吗?”
“我也没带多少,还有粮票。”
“领导……”
“有我在怕什么?一个饭能吃多少钱?”中年领导自己也有点心虚。
六个人吃饭还得凑钱,现在更别说下山时穿得整齐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队伍中若出现败类,必须彻底清除,不留隐患!
在众人的紧张情绪中,老队长端着饭菜进来了。
“来,同志们,这是我们屯里薛成远家腌的咸鸭蛋,先尝尝。”
老队长介绍道:“这些鸭蛋可不一般,平时来了客人我们都不舍得拿出来。”
“上次你们地质局那两位同志,我们都没拿出来。”
“哦?是怎么回事?”
领导看了看老队长,好奇地问:“这鸭蛋莫非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老队长笑了笑,答道:“可不是嘛。
这鸭蛋可不是随便捡来的,也不是普通鸭子下的,是部队送来的。”
“还有这种事?”
大家顿时来了兴趣:“王队长,能不能给我们讲讲?”
“行,我去说一声,让他们上完菜再来。”
老队长出去片刻后,带回一个板凳坐下。
“你们来之前,长白山发生了一场大火,那火势几十年都没见过,部队也赶来了。
那时候,‘六六三’行动刚结束,部队本身粮食也不多,却还是匀了些出来给我们。”
“我们哪能要啊!那是军粮!”
“我们这儿负责招待,把吃的送到部队去。
薛成远同志一句话没多说,直接把家里所有的咸鸭蛋和十几斤蜂蜜全送上了山。”
“这就能看出我们的部队多好,给送去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要,最后还是好说歹说才收下。”
“后来山火扑灭,部队回去不久,又让人把那些鸭蛋送回来了,而且比原先的还多。”
众人听后十分惊讶:“没想到这鸭蛋背后有这么多故事,看来这位薛成远同志确实厉害,连这么好的东西都舍得送出去。”
“这鸭蛋得有多少?单蜂蜜就有十几斤吧!”
“鸭蛋……有十个。”
“哇!十个咸鸭蛋,这可太难得了,难怪部队不肯收。”
“这位薛成远同志太厉害了,你们王家屯也是,真会拥军啊!”
正聊着,饭菜端上桌。
“同志,您这菜也太够了吧!我们六个人吃一天都吃不完这么多。”
看着桌上的一大堆菜,几个人的脸色不太好看。
明明就六个人,怎么上这么多,这不是明显存心刁难吗?
“那个……几位同志,上次你们单位的两位同事非要点屯里最大的、最好的,我们就按他们要求,宰了屯里最肥最大的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