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里,阅卷官正热火朝天的整理考生的试卷。
贡院外,一辆华丽的马车中,李光正听着属下的汇报。
“大人,已经安排妥当,三日后阅卷开始时,我们的人会悄无声息的调换案卷。”
李光手一下一下的敲击着马车,听完说道:“注意做得隐秘些,不要被人发现了。”
“大人放心,到时候我们的人会把其他人设计调到外围,接触不到内场卷务。”
“很好。”李光叹了口气:“去准备吧。”
“是!”说完黑衣人隐没进了黑暗中。
李光的马车也离开了贡院,悄无声息的融入到了京城夜色中。
李光自以为这一切做的隐秘,殊不知,一切都被策文辉的人看在眼里。
三日后,所有的考卷被统一送到阅卷堂,一个瘦小的官吏悄悄把一卷做好了标记的卷匣塞进了袖中。
“许大人,下官去取些朱砂来。”他恭敬的对主考官许华行礼。
许华看了他一眼:“快去快回,阅卷马上开始了。”许华头也没抬的应道。
吏官快步离开,穿过几个回廊,走到一个四下无人的地方,吏官看了看四周,从怀中抽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卷匣,将袖中的那份调换。
就在他准备返回时,一个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李书办这是要去哪里?”
吏官浑身一僵,缓缓转身,看见的正是跟冷景澜如影随形的月先生,月先生去了翰林院之后,受到了章志文的认可,推荐他作为阅卷官。
“下官,下官去取朱砂……”
“是吗?”月先生的目光落在他手中的卷匣:“这是什么?”
“这,这是……”
李书办额头直冒冷汗,说不出更多的话。
不等他继续狡辩,月先生突然大喊:“来人啊,抓贼!”更是出其不意的伸手抓住匣子。
策文辉的人听到喊声立马冲了进来。
侍卫将惊慌失措的李书办按在地上,月先生打开匣子快速看了里面的内容,脸色骤变:“快去请策大人跟许大人!”
一个时辰后,御史台。
许华坐在案前,详细端详着卷子上的内容。
两份答卷,可谓·天差地别。
“《论流民安置十策》、《瘟疫防治方略》这样的两篇文章,两章看题目,都很不错,不过内容就是天差地别。”
许华看着瘟疫防治方略,频频点头,看流民安置十策,频频咋舌。
两篇文章都是点中当前大夏的要害,不过内容却……
策文辉道:“许大人,这个李书办,明显是想调换两个人的案卷,出了这样的大事,你身为主考官,打算怎么办?”
许华收好卷子:“策大人放心,我明日便联合御史台,发起查卷。皇上对科举舞弊案深恶痛绝,这次正好严查此事!”
月先生说道:“许大人,贺朝曦在朝堂的党羽众多,想要借此杀鸡儆猴,恐怕不容易。”
“正因如此,才要把此事闹大。”许华收起卷匣:“念瑶的这篇瘟疫防治方略,论据扎实,见解独到,而且我大夏如今瘟疫正在民间肆虐,皇上看后必定龙心大悦,到时,谁还敢阻拦查案?”
策文辉点头:“那我去联络几位朝中清流大臣,为明日的事造势。”
次日清晨,大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