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二手福船(1 / 2)

水煮大明 嗒嗒猪 1128 字 1天前

咸腥的海风抽打着周壳的脸庞,长期在海上生活,使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起来接近四十岁。这个高大健壮的男子,拄着断刀瘫坐在甲板上,凝视着被火炮击得支离破碎的船舷。七八名水手横七竖八地躺在甲板上,血水混合成暗红色的溪流,从破洞处流出。那两艘挂着骷髅旗的海盗船早已消失在天际,唯有桅杆上飘扬的残破“周”字旗在风雨中猎猎作响。

“东家!货舱里的货物被烧毁了一大半,那恶贼的一箭正好射在了丝绸上!”年轻水手阿福的声音带着哭腔。周壳摸出腰间的酒葫芦,猛喝了一口烧刀子,辛辣的液体顺着食道流入胃中,却无法温暖他冰冷的内心。十年前,父亲临终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嘱咐他“守住周家船”的情景突然浮现眼前。此时,船舷上传来的木材开裂声,仿佛是老人最后的叹息。

在被大明朝廷招安之后,郑芝龙从一名海盗摇身一变,成为了福建水师的副总兵。他随即规定所有海商的船只必须悬挂他的旗帜,并且每年需缴纳3000两银子的费用。周壳为了规避风险,改变了原有的航线,不再穿越南洋,而是选择绕道舟山和东海前往日本。然而,在靠近宁波的海域时,他们遭遇了两艘海盗船的拦截,其中一艘海盗船的操船技术与周壳的船旗鼓相当。几名身材矮小的日本浪人跃上甲板,砍伤了数名水手。周壳凭借高超的武艺,挥刀将这些浪人全部击倒。紧接着,一名身材高大、面黄黝黑的壮汉跳上船来,手持大刀,连续三刀砍断了周壳的腰刀。幸运的是,阿福等人及时砍断了对方的抓钩绳索,迫使那名壮汉不得不跳回自己的船上。周壳迅速反应,投掷出一枚飞镖,准确无误地命中了壮汉的臀部。壮汉怒不可遏,拿起强弓,搭上一支火箭,故意射向货舱。这场由火箭引发的火灾导致周壳彻底破产。

福船也称“大福船”。它是一种尖底海船,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着称。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共有四层,最底下的一层里面装有土石,为的是压舱、增强船的稳定性,就像盖房子一样,建有基石,以稳固房屋。第二层主要是居住舱室,士兵、船员都住这里,舱房则配置了很多窗户。第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有两个独立的船舱:最前面未铺设甲板的舱房,设置厨房和储水仓;后面舱房则分成4个隔间,用来堆放货物。第四层是作战场所,作战时士兵居高临下,向敌舰射以弓箭、火炮,投以戈、矛、石器、石油雷。

船只规格一般用“料”作为衡量单位,一料大致相当于载粮一石,约55千克。常见的船只规格有100料、200料、400料,而宝船厂要建造的大船,则是达到1500料、2000料的规格,一艘400料的船只造价在400-750两银左右。周壳的船就是这种400料的福船。

在宁波港的一座茶楼上,一面黄底红边的旗帜随风飘扬,上面写着“静安茶楼”。范叔与王大、周壳以及阿福四人围坐于此。周壳提出:“船价500两,我本人价值1000两,再加上20名兄弟,每人算25两,总共2000两。”“这个嘛,船的价格确实合理,但东家只授权我购买船只,并未提及购买人员。”范叔沉思片刻后提议,“少爷最近一直在训练水兵,或许会对周壳及其团队感兴趣。不如这样,既然金山离此不远,麻烦周船长一行人前往金山,看看少爷是否能看中你们。我们东家向来喜欢招揽各方英才。”

当周壳的船只缓缓驶入卫所港,正午的阳光穿透云层,将船身镀上一层金红色的光辉。李勇凝视着那艘满是伤痕的福船,船首狰狞的弹孔中还插着半截断裂的箭矢。周壳解开衣襟,露出胸前蜈蚣状的刀疤,李勇突然回忆起王保国背上的相似伤痕——那是在与倭寇激战中留下的荣誉标记。

“右满舵!”周壳的命令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他的手指轻抚过被磨得光亮的舵轮,船身在避开暗礁时划出一个完美的弧线。老水手们默契而熟练的动作,流露出一种美感。李百户最近有些自负,他潇洒地站在船头,差点一头栽进海里,这让王保国脸色一白,急忙上前扶住他。李勇再次意识到,在这些英雄豪杰面前,自己不是弱,是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