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李勇指示手下在指定位置点燃蜡烛。在烛光的摇曳中,众人开始进入今日讨论的正题。
诸位,今晚我们聚集于此,我提议我们共同探讨两个议题:首先,大明目前的状况如何;其次,我们应如何应对。关于大明的状况,实际上是指大明目前面临的问题。请各位畅所欲言。
“在我看来,问题主要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党争问题,阉党专权导致民不聊生;其次是农民问题,暴民杀害官吏,抢夺士绅;第三是边患问题,蒙古频繁叩关,建奴已占据辽北地区。”陈子龙率先发表意见。
“我再补充两个问题,西南地区的土王不断反叛,倭寇和西洋势力也不断骚扰我们的海疆,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财政状况。”方以智接着说,“户部拖欠辽饷已达三年之久,各地驿站裁撤后,十万驿卒全部失业。”
贪腐的官僚体系、军阀化的边防军、衰败的卫所、走私的商人、土地的兼并、频繁的自然灾害、人口问题等等……
随后,大家继续深入讨论,将土地兼并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官员贪污腐败与结党营私、农民起义的频繁爆发、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旱涝交替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列为当前大明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一个时辰后,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哪里还是那个泱泱大国大明,分明是满目疮痍,处处显露出亡国之兆。特别是复社的四位成员,他们一直将关注点放在党争上,认为朝廷的根本问题在于阉党的干预,导致民不聊生。现在看来,问题远不止于此,即便没有阉党,民生依旧困苦,似乎整个社会和制度都存在根本性的问题。
“关键在于,上述问题背后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李勇以现代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这个问题。
“以人中兄的观点为例,党争的根源在于财政问题。由于朝庭财政紧张,万历皇帝派遣太监们以矿税等名目向各地征税。为何朝庭会财政困难?农民起义的爆发,同样是由于朝庭财政紧张,导致对自耕农的税负加重。因为朱家、勋贵、士绅可以免税,边疆战事的困境背后,也是朝庭财政的窘迫,年年拖欠军饷,士兵们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又如何能够作战?”
“大明的财政出现了问题,那么,为什么朝廷会没钱?因为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被逼和一无所有”
“天下并非没有财富,问题在于财富的分配机制出现了问题。”李勇沉重地说道,话音刚落,众人陷入了深思。
“大明必须妥善解决农民与地主、皇权与政权、中央与地方、地方与乡绅之间的矛盾,否则每三百年就会经历一次天下大乱,人口损失过半,然后换个皇帝,再次迎来所谓的盛世,但无论是兴是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青砖地上,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是水?老百姓才是水。谁能真正代表老百姓,为他们争取权益,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陈子龙突然咳嗽起来,咳得胸膛剧烈起伏。李勇忙倒了一杯温茶递过去:“云天兄,我今日参观了你的卫所,发现这里的百姓,人人穿着新衣,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个个都充满干劲地劳作。你是如何做到的?能否为我们解惑?”
李勇略作沉吟,看着目光灼灼的众人,心里思忖着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