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崔琰把访谈文字版给林悦看,双方又是一顿互吹。
序言和访谈都已经妥当。
崔琰找来严彩姝,跟她聊赞助广告投放的位置。
赞助商投放的首期,要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认可,广告植入不显突兀。
“封底可以给所有赞助商。”严彩姝说
“可以,这个排版辛苦你弄一下,尽量保持刊物的统一、协调。”
“另外,我和林悦去看全部文章,能植入广告不影响文章整体效果的”,也可以去做尝试,先选出能植入广告的文章,然后我们三个在一起商量,看如何弄,力争明天周四定下来,周五我和社长去印刷室敲定初稿,没问题后下周一开印。”崔琰对林悦和严彩姝道。
“你真的很拼,”林悦说
“能不拼啊,我起头弄的,还是想尽力把事情做好。功课都耽误两周,期末是分班考,想努力一下,考好一点。”
周四,赞助商广告确定好,从资深老师那边取回序言。
周五,崔琰和社长准时来到印刷工作室。工作室里机器轰鸣,纸张翻飞,工作人员们正忙碌地操作着设备。他们把定稿交给工作人员后,便在一旁耐心等待。
不一会儿,一本新鲜出炉的初稿被打印了出来。崔琰迫不及待地接过,小心翼翼地翻开,仔细查看每一页的内容和排版。社长也凑过来,两人一边看一边讨论着细节。
“整体效果还不错,不过这里的字体颜色好像有点淡,还有这个图片的位置,稍微调整一下会更好。”崔琰指着其中一页说道。工作人员认真记录下他们的意见,表示会马上修改。
修改完成后,他们再次确认,直到满意为止。带着这本初稿,崔琰和社长回到学校,将它分发给大家。同学们围在一起,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哇,整体看着好棒啊,排版很舒服。”一个同学赞叹道。“就是这个广告植入,感觉这里有点生硬。”另一个同学提出了意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崔琰认真地听着每一个人的看法,不时点头记录。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林悦站了出来,“我觉得整体都很出色,咱们这个刊物既然是关于校园生活的,广告的风格和内容也贴近校园氛围,读者同学的接受度应该没问题。”大家听后纷纷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崔琰立刻把大家的意见记录下来,打算和赞助商再沟通看看。之后,他们又针对一些文章的细节进行了讨论,比如某个故事的结尾可以更有悬念,某张照片的色调可以再调整得温暖些。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实用的建议。
崔琰一边感谢大家的用心,一边想着要如何将这些建议都融入到最终版中。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崔琰决定再次和印刷工作室沟通修改,争取让刊物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大家。
周五下午,崔琰放学,顾不上休息,就开始整理大家的意见。他一条条地分析,哪些可以马上落实,哪些还需要找赞助商探讨。
整理完后,他一家一家跑赞助商店铺,诚恳地提出了调整广告风格和内容的想法,并附上了详细的理由。
四家赞助商看到初稿的效果,很是惊喜,都表示愿意配合调整。
崔琰兴奋不已,联系印刷工作室,重新确定了修改方案,定终稿印刷。
周六,崔琰早早来到印刷工作室,和工作人员再次沟通修改方案。工作人员效率极高,很快就按照新方案重新排版打印出一版。崔琰仔细检查,这次无论是广告风格还是文章细节,都近乎完美。他满意地付了费用,带着新的初稿回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