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朱元璋想起这件事情就有些生气,“咱当然有招揽这位高人的意思,不然也不会亲自前往了。”
“只是可惜,站在那里从早等到黑,都没有等到那位高人的出现,这被酒楼里的一位老伙计推脱说是出去买什么羊肉了。”
“咱看来,那家伙就是不愿意给咱大明效力,要么就是等着咱三顾茅庐,来一个请诸葛亮出山的戏码。”
“不过那酒楼里的老伙计,咱看着也挺亲切的,估计是从咱家乡那边来的,做出的菜更是让咱吃出了童年的味道……”
原先还有一些气愤的朱元璋,在说到这事的时候,突然又变得有些忧伤了起来。
随着一声叹息落下,朱元璋的思绪仿佛被拉到很远很远,拉到了那个吃不饱饭的童年。
朱标自然理解不了朱元璋此刻的心情。
毕竟朱标在出生之时,朱元璋就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军阀了。
“若是真有诸葛卧龙一般的才华,便是三顾茅庐,能请他出山也是值得的,要不然孩儿也去一回,说不得真能请出山来,”朱标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同样他也是想把这个高人请到朝廷之中,或者是请到他的东宫之中做宾客,好歹也能分担不少的负担。
听到朱标的说啊,朱元璋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标儿,你既然有这种想法,那回头就挑个好时间去吧,咱这个皇帝没请动人家,这次太子也去,总得给个面子吧。”
“总不能也让你娘也去一回,当年青田先生刘伯温也没有这排场。”
“若是实在不给面子……”
朱元璋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那不断变换的表情,已经让朱标的心中如同明镜一般清晰。
在朱元璋的认知里,但凡不愿意给自己大明效忠的人,那绝对是心念故元,这不就是妥妥的翻咚派吗?
在大明刚建立的那几年,那些在天下士林之中颇有名气,但是却不愿意来到朝廷之中当官的名儒,被朱元璋下令灭族的两只手手都数不过来。
“标儿,如果是无事你就先回去吧,好好哄哄你媳妇,那些话她又没亲耳听到,只是听了一个太监在中间传话,就要死要活的。”
“就这种心胸,实在没法与你娘相比。”
“现在的太子妃,那就是以后的皇后,是要母仪天下的,没点气量怎么能行?”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完这话之后,就再次拿起奏折批阅了起来。
“那儿臣就先告退了,”朱标行了一礼,随后便转身离开谨身殿。
太子前脚刚走,后脚毛骧的密奏就被人给送过来了。
看着看着,朱元璋的眉头就皱了下来。
徐达,蓝玉,常茂,甚至于自己的亲外甥李文忠,竟然一同出现在了同福酒楼之中,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不过密奏里面关于常遇春的事,毛骧没有写太详细,只是说了耿炳文朝着那人喊了一声常大帅。
至于他自己的猜测,是万万不敢写出来的。
不然惹得朱元璋盛怒,他的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不仅做不了了,估计脖子上的脑袋也得搬家。
“咱怎么觉得,咱好像有很多事都不知道呢?”
“看来有时间得把保儿他们叫进宫来问问,实在不行咱再亲自走一趟,常大帅,那个常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