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弟,”陈知府将绣图缓缓卷起,“如今满城都在说天元的好话,就连圣上派来巡查漕运的钦差,怕是也早有耳闻。”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欲言又止的胡文远,“依本官看,不如顺势而为?”
就在舆论热潮达到顶点时,林远带着数十位商户代表来到知府衙门。他们手中捧着的,不仅有各地受益商户的感谢信,还有详细测算过的“接力运输”对漕运税收增长的预估数据。“大人,”林远言辞恳切,“我镖局愿将‘接力运输’之法无偿献给朝廷,只求能让漕运重焕生机。”
次日,扬州知府衙门贴出告示,宣布重新审理刘庆福等人“滋事”一案。当刘庆福走出牢房时,迎接他的不仅有镖局兄弟的欢呼,还有街头百姓的夹道相迎。人群中不知谁喊了句“给林掌柜和刘镖头请安”,瞬间引发此起彼伏的呼应,声浪直上云霄。
胡文远站在自家宅邸的角楼上,看着街巷中悬挂的“庆贺漕运革新”的红灯笼,突然觉得喉头发苦。他原以为凭借官府靠山能压制住天元镖局,却没料到林远竟以如此迂回的方式破局。更让他不安的是,随着舆论发酵,越来越多的徽商开始私下接触林远,询问合作可能。
“东家,南京分号传来急信,”管家匆匆赶来,“说不少商户拿着天元的运输图册,要求我们也采用类似法子,否则就终止合作……”
胡文远挥袖打翻案上的茶盏,滚烫的茶水在账本上晕开大片深色痕迹,恰似他此刻一塌糊涂的心境。他望着窗外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灯笼,终于明白这场舆论之战,自己输得彻彻底底。而天元镖局,却借着这场精心策划的造势,不仅救出了兄弟,更让“革新者”的名号传遍江南,为日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林远站在新落成的物流调度中心,看着墙上不断更新的运输线路图。那些用红绸标注的接力站点,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子。苏婉娘送来最新的商户合作意向书,忍不住笑道:“掌柜,如今咱们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只是这舆论造势虽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林远目光坚定,“胡文远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趁着这股东风,将业务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让所有人都知道,天元镖局要走的路,从来不是与同行争一时长短,而是要开创整个漕运的新时代。”
夜色渐深,扬州城的灯火与运河波光交相辉映。天元镖局的旗号在晚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智慧与变革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