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人心,在谋略,在谁能看得更远。”
而在北京,多尔衮接到战报,脸色铁青。范文程低声道:“赵信……已经不再是流寇了。”洪承畴缓缓开口:“他现在,是一位真正的统帅。”
“战争不仅是刀剑之争。”
“更是智慧与意志的较量。”
——《流民军纪略·筑城卷》
【清廷的全面封锁】
在连续失利后,多尔衮终于意识到:
赵信不仅擅长陆战,如今更掌握了黄河水道。
他召集范文程、洪承畴紧急商议对策。范文程沉声道:“若不尽快夺回水路控制权,山西局势将彻底失控。”洪承畴建议:“可联合蒙古科尔沁部,从西面绕过黄河防线,直扑蒲州。”于是,清廷下令:
封锁整个黄河流域,禁止任何船只通行;
调集五万蒙汉联军,由阿济格统率,自绥德南下,意图包抄赵信后方;
同时派出密探潜入山西,煽动百姓反叛,制造内部动荡。
一场前所未有的围剿风暴,即将袭来。
【赵信的应对:筑城于河上】
面对清军的战略包围,赵信并未惊慌。他在蒲州帅帐中,召集诸将与谋士,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军事构想:
在黄河之上,建造一座水上要塞——“浮城”!
伊文震惊:“你是说……在水上建城?”赵信点头:“是的,它不仅能作为防御堡垒,还能成为补给枢纽、情报中心和战略指挥所。”他宣布三大核心策略:
1.
工程兵种(诸葛亮型)
利用新激活的【工程兵】系统,迅速设计并建造浮桥、浮台、水上箭楼;
在孟津至蒲州段的黄河主航道上,建立三座浮动要塞。
2.
立体防御体系
水面布设铁链、暗桩,阻止敌舰靠近;
浮台上部署弩炮、火油桶、投石机;
周瑜型水军昼夜巡逻,随时准备反击。
3.
后勤中枢
所有粮草、军械皆通过浮城转运;
同时设立水上驿站,连接南北两岸,确保运输畅通无阻。
【奇迹诞生:黄河浮城】
短短一个月,赵信便完成了这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三座巨大的浮城矗立在黄河之上:
“磐石号”:主战平台,配备重型弩炮与火攻设施;
“飞鸿号”:指挥中枢,设有了望塔、军令堂与情报室;
“长风号”:后勤基地,储存粮草、兵器,并设有简易医院。
赵信亲自登上“飞鸿号”,对全军将士宣布: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城。”
“这是我们的未来。”
“谁敢犯我黄河,必将血染江流!”
【首战告捷:浮城守卫战】
清军蒙汉联军如期而至,由阿济格率领两万骑兵渡河进攻蒲州。他们原以为赵信主力仍在陆地布防,没想到刚抵近河岸,便遭遇浮城猛烈火力压制。“磐石号”上的弩炮齐发,箭如雨下;“长风号”则释放火船,点燃敌军渡船。阿济格大怒:“这不可能!他怎能在水上打仗?”但为时已晚。赵信亲率周瑜型水军从侧翼包抄,甘宁型奇袭队趁夜登岸焚毁敌军营帐。仅三日,清军伤亡五千余人,被迫撤退。此战之后,赵信之名震动天下。
【内乱平息:民心之战】
与此同时,清廷策动的山西内部骚乱也被赵信提前识破。张合型斥候成功抓获多名间谍,并揭露清军煽动谣言的手法。赵信未加诛杀,而是公开审判,并当众揭穿清军阴谋。百姓震惊之余,纷纷转而支持赵信。他站在浮城高台上,望着满城灯火:
“真正的敌人,不是刀剑。”
“而是恐惧与谎言。”
【尾声:赵信的新时代】
战后,赵信召集诸将,在“飞鸿号”上举行庆功宴。伊文低声问道:“将军,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赵信望向远方,缓缓答道:
“我要让这座浮城,成为天下的象征。”
“一个属于新的秩序、新的军队、新的时代的象征。”
而在北京,多尔衮收到战报,脸色苍白。范文程低声道:“赵信……已经不只是个将军了。”洪承畴叹息:“他是这个时代,最危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