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穿心。
这一幕让所有秦军锐士见识到将军的无双神勇。
目睹魏泰的惨状,城外残兵无不惊惧地盯着李奇。
百丈距离,一箭致命,他们连逃的机会都没有。
一旦稍有异动,数万箭矢便会倾泻而下,彻底覆灭他们。”身为魏 ** 族,竟落得今日这般境地。”
“可悲,可叹。”
庞煖叹息一声,看向死去的魏泰。
然而他自己,也已陷入绝境。
身为李国上将,竟遭遇如此惨败,且败于比自己年轻几十岁的后辈之手。”李将庞煖,恳请李将军宽恕我部下一命。”
“庞煖愿以死谢罪。”
庞煖举剑向李奇示意,昔日威风荡然无存,只剩下满心颓废。”本将接受你的投降,饶恕你的部众。”
李奇从战车上走下,握住庞煖递上的佩剑。”多谢李将军。”
庞煖脸色惨白。”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李奇注视着庞煖。
对他这样的高位重臣,李奇自然要亲手解决,既能获取经验,也可能得到随机奖励,岂会轻易放过。
而且。
将庞煖献给秦始皇也不现实。
到了这种地位,
被人擒获献给别国君主是莫大的羞辱,死亡对他来说反而是解脱。”我想知道你布这个局筹备了多久?”
庞煖抬起头,面容憔悴地问。
临终之际,
他想知道到底败得有多彻底。”在我受封镇韩主将时,就已经开始筹划。”
“我在等你们的刺客行动,随后布局,接着制造我和冯去疾生死未卜的假象,让你们深信不疑。”
“此乃吾之全盘谋划。”
李奇目视庞煖,沉稳而言。
在韩境初掌之际,世人皆知李魏绝不会坐视秦国掌控韩境,必有动作。
李奇早预见李魏会对韩境有所行动。
暗中联络权贵煽风 ** ,于各地挑起叛乱。
但这些叛乱在大军压境下,不过是徒劳之举。
其次便是行刺。
再者便是发兵。
于敌国而言,这已是最常见的手段。
这些都被李奇预见。”汝真乃奇才。”
“秦有汝,非李之福,亦非天下之福。”
“苍天不公,何以良将归秦,若为李所有,该有多好。”
庞煖感慨地看着李奇。”抱歉。”
“即便吾生于李,仍会选择投秦。”
李奇平静道。”为何?”
“身为本国栋梁,怎能不报效母国?”
庞煖听后震惊。”纵观天下,唯秦完成变法,若非贵胄,若非权贵子弟,寒门有何机会晋升?又岂能在一年间成为一方主帅?”
“若吾在李,怕至今仍是小卒,战场立功,恐也被权贵掠夺。”
李奇嘲讽一笑。
庞煖哑口无言。
因李奇所言皆是事实。
这也是除秦外各国的现状,权贵、贵族掌控实权,寒门难有出头之日。
除非有幸被权贵赏识,否则毫无机会。
此世... 是贵族世代。
若非商君变法,焉有李奇今日?
“其二,汝称母国。”
“然汝可知天下诸国本为一家,皆炎黄子孙?”
“汝可知同为一族的炎黄后裔已相争多年?汝可知战祸之下多少族人枉死?”
“若世间皆因私利而相互攻伐,炎黄如何兴盛?难道同宗血脉要世代争斗吗?”
李奇冷淡地对庞煖说道。
庞煖听后,神色复杂地注视着李奇。”或许是我见识浅薄,但这样的眼界,天下又有几人具备?秦国灭六国,真能带来太平盛世吗?”
“非也,这只会埋下更深的仇恨。”
庞煖反驳道。”你的仇恨也许存在,但那是针对六国权贵的,普通百姓只求平安和生存。”
“等大秦统一,开创盛世时,那些权贵都将坠入深渊。”
“你们一直在联络韩军降卒,对吧?派出去的人是否都毫无音讯?有没有降卒回应你们?”
“我告诉你,那些降卒已融入我军,成为锐士。”
李奇冷笑,指向身后的大秦将士。
庞煖听罢,彻底释然。
他没想到李奇如此果断,也没想到秦王如此有决断。
让降卒加入秦军,与之合为一体,这是李国无法做到的事。”也许。”
“你所想的路是对的。”
“然而你年纪尚轻,今日又立此大功,可曾想过将来秦国统一时,你会不会遭遇不测?”
“动手吧。”
“或许我也会在黄泉等你被陷害的那一天。”
庞煖冷笑,闭上双眼,不再言语。
李奇没有多言,拔剑挥下。
咔嚓一声。
庞煖身首异处,鲜血溅满地面。
就在人头落地之际,李奇一把抓住。
一代李国名将庞煖,就此陨落于李奇之手。”此人实在狡猾至极,临终之际仍想挑拨离间。”
“鸟尽弓藏,或许如此。”
“但秦始皇绝非这样的人。
若他真会如此,你以为我会毫无准备?”
“在我眼里没有所谓的权势高低,谁若要害我,我便先下手。
无论是谁,对我友善就以友善回报。”
李奇凝视着手中的首级,心底暗自冷笑。
庞煖的最后一句话,显然别有深意——挑拨离间。
换作他人听闻此言,心中恐怕都会泛起波澜。
毕竟,若大秦真能一统天下,兔死狗烹之事或许在所难免,这确实令人胆寒。
然而,在李奇看来,
秦始皇乃千古一帝,绝不会如此。
他对功臣向来厚待。
显然,庞煖是误判了秦始皇。”你们,可愿归降?”
斩杀庞煖后,李奇冷眼扫视从城中溃逃而出的李魏残军。
一旦他们不肯投降,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对于这些人,李奇绝不留情。
在他们放下武器前,皆为敌寇。”上将军,我愿追随您。”
“弟兄们,投降吧!”
“我愿效忠上将军……”
刹那间,十几名残存的李将中,竟有几个拔剑对准自己的脖颈,高呼着立刻自刎,倒地身亡。
李奇冷峻地看着这些将领,眼中并无轻蔑,唯有敬意。
即便他们是敌对阵营,但这种无惧生死、为国捐躯的精神,值得敬重。
李奇并未加以阻拦。”我们愿归顺大秦。”
“恳请李将军饶恕。”
其余将领纷纷抛下兵刃,俯首跪地。
李将、魏将数十人齐齐跪伏。
见主将率先臣服,那些残余士兵哪里还敢迟疑,纷纷弃械跪拜。
城中陆续逃出的士卒见到这般情景,也相继加入跪拜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