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非我莫属(1 / 2)

他的父亲,为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这份深情,夏无且都看在眼里。”外祖父无需担忧,我已全然明白。”

李奇郑重点头。

府中下人来报:“韩非与屠睢两位大人在外求见。”

夏无且慈祥笑道:“燕儿,带孩子们去后殿玩耍,莫要打扰奇儿。”

今日的他,心情格外愉悦。

外孙终于归来,血脉得以延续。

李奇迎至前殿,屠睢与韩非入内行礼:“参见主上。”

“免礼,坐下说话。”

韩非单膝跪地,语气愧疚:“属下失职,将与主上的关系泄露给了蒙逸。”

屠睢闻言震怒:“韩非,此事关乎生死存亡,你怎么如此大意?”

“我仅显露了一成功力。”

韩非低头辩解。

李奇沉吟片刻:“此事暂且记下,下去反省。”

\"属下认为蒙逸是我们的人,因此在他面前用一掌击碎石柱,留下印记。”韩非恭敬地说道。

李奇轻轻点头,未发怒。

若是在以前,没有确认身份时,李奇必定会暴怒。

唯有他和心腹知晓武道之力,任何人泄露都会被严惩。

但现在不同了,他是大秦长公子,秦始皇指定的储君,未来的继承人。

这天下终将属于他。

武道之力本身就是一种威慑,蒙家也不敢泄露。”此事就此了结。”李奇沉稳地说。”主上。”

\"蒙家知道武道,该如何处理?\"屠睢恭敬询问。”他们不会对主上不利。”韩非回应。”此话怎讲?\"

\"我们皆效忠主上,蒙家虽与主上有旧,但终究以王权为根本。”

\"主上暗中培植势力,王权未必不会针对主上。”屠睢严肃道。

韩非看向屠睢,又观察到李奇的平静,显然大王已告知实情。

于是韩非直言:\"蒙家不会对主上不利,因主上即是王权。”

......

\"蒙家不会对主上不利。”

\"因主上即为王权。”

屠睢听后惊讶:\"此话何意?主上便是王权?\"

韩非望向李奇,敬重地说:\"主上乃当今大王之子,大秦长公子。”

\"韩非,你在胡说什么?\"

\"主上怎可能是大王之子?\"屠睢难以置信地道。

李奇凝视着韩非,目光带着几分怪异,仿佛在审视一个毫无见识的人。

在他眼中,自己的主上虽然在秦国地位极高,自幼便成长于秦地,但与秦王的亲子身份却毫不相干。”主上,此事该如何决断?”

屠睢问道。”蒙家已知晓主上暗中培植力量,连武道之事也有所察觉。”

屠睢神情严肃,继续道,“王室恐怕会对主上不利。”

李奇神色淡然,回应道:“韩非所言属实。”

“主上,您此话何意?”

屠睢听后一惊,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李奇。”韩非所言无误。”

李奇苦笑道,“我确实是秦王之子。”

即便对旁人的言语屠睢可能存疑,但当这话来自主上之口时,他怎能不信?

“这怎么可能……”

“主上,属下实在难以理解。”

“主上身为秦王之子,便是大秦的公子,而主上年纪最长,当为大秦长公子。”

“如此说来,主上岂不是有资格继承大秦江山?”

屠睢满心震撼,激动得语调颤抖。”不仅是可能,而是注定。”

“秦王已然表明心意,将册封主上为太子,日后登基,执掌大秦。”

韩非沉稳地说。”此乃天大的喜事。”

“若主上为太子,便可辅正秦国,掌控王权,不必再去边境戍守。

更何况,秦王其他无能的子嗣怎可与主上相提并论?”

“一旦主上成为太子,大秦百万精兵都将效忠于您,举国上下又有谁能抗拒?”

屠睢兴奋地说道。”今日秦王是否将一切告知主上了?”

韩非恭敬地问。”全都说了。”

李奇答道,内心依旧波澜起伏。

作为秦始皇之子,这一事实仍让他难以完全接受。

或许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彻底消化。”这便无疑了。”

\"今日朝堂之上,众大臣力劝大王立储,而大王已决定明日于宗庙正式确立此事。

显而易见,这是希望主上得以认祖归宗。

依我看,明日定会宣布立主上为太子。”韩非满心欢喜地说道。

成为太子,未来的秦王,这是对李奇最忠诚的部下来说极为振奋的消息。

日后,他们不仅能在地方有所作为,在朝堂中也将成为李奇最信任的核心重臣,无人能及。

过往,韩非早已看出李奇胸怀天下,却始终隐忍不发,只待时机成熟。

然而,现在时机已然降临。

因为主上本身便是权力的象征,是天下的继承者。”一切顺其自然即可。”

\"若诸位无其他要事,可先行退下。”

\"明日,自有分晓。”

李奇内心复杂。

多年追寻生父,只为给母亲一个交代,如今心愿达成,却发现父亲竟是秦始皇。

这一晚,李奇注定难以入眠。

无论如何,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掌控王权,承袭天下,血统纯正,

今日朝会之上,李奇所言令浮苏深受触动,这位年未弱冠的公子内心震撼,久久未能平复。”相邦所言甚是。”

“公子莫要把李奇这样的乱臣贼子放在心上。

他纵然权势滔天,也不过是个外臣。

待公子成为太子,手握监国之权,他便不足为惧。”

“如今四海归一,外敌已除。”

“大秦不再需要过多的兵力,未来朝局将是文官治世的天下。”

“武将的地位注定会被削弱。”

淳于越亦满面愤慨地道:“今日朝堂受辱,被禁卫拖出,此等奇耻大辱,我已将李奇视作毕生之敌。”

“但我认为李奇的话并非全无道理。”

浮苏缓缓说道,目光中透着一丝迷茫,“分封制确有诸多隐患,也许我确实错了。”

“公子!”

“分封制固然有问题,但这是祖宗留下的制度,即便有错,也应由大王裁决。

李奇不过一介外臣,有何资格妄加评论?更何况他竟敢对公子口出恶言,简直是嚣张至极!”

“记住,明日公子便是太子,太子已有部分王权。

李奇于你而言只是臣子。

将来身为君主,你的决定便是对的,不容外臣放肆。”

淳于越见浮苏如此,立刻劝道:“公子身为长子,当具王者风范。

明日我们都会推举公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