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宫中风波(2 / 2)

李义府慌忙抬头,撞进她勾魂摄魄的眼眸,顿时面红耳赤:“臣、臣不敢!”

“抬起头来。”武媚娘莲步轻移,玉手搭在他肩头,“本宫听闻,李侍郎在朝堂上受世家排挤,郁郁不得志?”

李义府心中一颤,扑通跪地:“娘娘明察!臣出身寒门,处处受限……”

“若本宫能助侍郎一臂之力,侍郎可愿效忠于本宫?”武媚娘俯身,朱唇几乎要贴上他耳畔。

李义府只觉一股热气直冲头顶,嘶声喊道:“臣愿为娘娘赴汤蹈火!”

当夜,李义府便联络许敬宗等寒门官员。密室中,众人举杯盟誓,决心拥立武媚娘为后。

烛火摇曳间,他们眼中闪烁的,不知是对武媚娘的忠诚,还是对权力的渴望。

而武媚娘站在椒房殿的露台上,望着漫天繁星。冷风吹起她的广袖,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她轻抚着伤痕,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这一步,她走得太艰难,也太狠绝。

但她知道,在这吃人的皇宫中,唯有登上后位,才能活下去,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而那些牺牲,那些愧疚,只能永远埋在心底最深处。

椒房殿的鲛绡帐无风自动,武媚娘斜倚在嵌玉檀榻上,指尖缠着一缕青丝慢悠悠地打转。

鎏金兽炉中龙涎香氤氲,却掩不住空气中凝滞的火药味。她抬眼望向立在阶下的韩国夫人武顺,凤目微眯,眼角花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姐姐这几日在甘露殿品茶的滋味,可还合心意?”

武顺的丝质披帛轻轻晃动,她福了福身,鬓边珍珠步摇撞出细碎声响:“妹妹说笑了,不过是陛下念旧情。”

“念旧情?”武媚娘突然轻笑出声,广袖扫过案几,青瓷茶盏应声碎裂,“本宫倒是好心,已同陛下说过,若姐姐想长住宫中……”话音未落,武顺已快步上前按住她的手,温热的触感惊得武媚娘瞳孔骤缩。

“妹妹莫要动怒。”武顺语气亲昵,掌心却暗藏力道,“姐姐不过是受人差遣,过几日便离宫。”她凑近时,武媚娘闻到她衣袂间陌生的龙脑香——那不是宫廷用的香料。

武媚娘猛地甩开她的手,抓起碎瓷片抵在武顺脖颈:“有恃无恐?你背后之人,当真以为本宫不敢动你?”

“皇后之位,姐姐断无觊觎之心。”武顺面色不改,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瓷刃,“倒是妹妹要小心,这宫里的风,可不止从一个方向来。”说罢,她从容退下,裙裾掠过满地狼藉,如一条滑入夜色的白蛇。

与此同时,太平坊李府书房密室内,青铜烛台上九盏长明灯将李义府的影子映得扭曲变形。

他握着狼毫的手突然顿住,宣纸上墨迹晕染成狰狞的墨团。窗外夜枭发出一声啼叫,一片玄色信笺如黑蝶般穿窗而入。

李义府瞳孔骤缩,袖中寒光一闪,匕首已抵住信笺。待看清“不良人”三个朱砂印,他猛地撤回兵器,五指运力将信笺吸至掌心。

不良人特有的火漆印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紫,他屏息展开信笺,“大帅已归,天孤星计划照常”几字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密室深处的机关墙突然发出齿轮转动声,李义府反手甩出三枚透骨钉。钉入墙面的闷响过后,青铜面具从墙缝滑出——正是天罡三十六校尉的身份凭证。

他将面具贴在心口,想起三年前袁天罡在自己刚入长安授命的场景。:“天孤星,武氏崛起之时,便是你破局之日。”

“果然瞒不过大帅。”李义府将信笺凑近烛火,火焰舔舐着字迹,“皇后之位不过第一步,这长安城的变化在大帅的掌握之中。”

他望着跳动的火苗,忽然笑出声来,笑声惊得梁上夜枭振翅而飞,扑簌簌的羽毛落在案头未写完的奏折上,那上面“请立武氏为后”的字迹,被烛泪晕染得愈发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