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晼乖巧的应道:“我都学着呢。”
太夫人又高兴了:“你是个乖孩子。你是有福气的,身外之物确实不用太在意。”
徐晼忙说道:“我只要有的吃就好了。”
李氏笑着又忙起来。这些东西太夫人不收,都收到侯府的账上,日后送人。
徐晼看李氏年纪轻轻做了继室不得不打扮的更成熟,到这个年纪鲜亮的都不穿了。虽然有些遗憾,但人生多得是遗憾。
李氏看着珍珠挺好,挑出一颗拇指大的,很想送给徐氏,和太夫人笑道:“不如用这个做一支簪借给老六媳妇戴?”
太夫人看着这颗珍珠很漂亮,很适合小六媳妇,笑道:“你让人做,过年的时候戴。”
徐晼说道:“多谢太夫人和大太太,不过这种钻空子不能常用。”
太夫人十分豪气:“一颗珍珠而已。”
徐晼十分高兴:“听太夫人的。”
太夫人愈发开心。
一个媳妇跑过来回话:“有个姑娘上门,说是通哥儿救了她。”
徐晼说道:“来恩将仇报?”
媳妇一愣,认真的说道:“她说是来报恩的。”
徐晼说道:“分明是来报仇的。通哥儿是侯爷嫡长孙,如今尚未定亲,她缠上通哥儿想做什么?”
因为又是穿书女搞出来的,所以徐晼多事了。那穿书女犯贱非要盯着她,看来上次的教训还不够。对于不要脸的人而言,人不要脸天下无敌?那是没见识。
太夫人说道:“将她打发了,让人去问问通哥儿。”
媳妇说道:“外边在下雪。”
徐晼说道:“不就是有备而来?”
太夫人重复一遍:“打发了。”挑了下雪天上门以为她必须心软?她只对自己孩子心软,那可关乎通哥儿一生。
余氏刚才被吓一跳,现在稳住了,皱眉说道:“通哥儿在书院读书,怎么会去救人?”
荟儿想起救过人,小心说道:“会不会是认错了?”
余氏愈发觉得事情不简单,等问清楚了再说。至于那姑娘去宣扬,那更能看出是报恩还是报仇。侯府不是容易被打倒的。
徐晼到小院里歇着,没有符纸朱砂,随便画个圈圈诅咒。
茜儿拿一个手炉给姑娘,看寒风呼啸,雪越下越大,轻声八卦:“那姑娘赖在外边不走,哪像是报恩?难不成还冻死在外边?”
徐晼说道:“这有何难?要么给二两银子,要么让衙门带走,别赖到侯府头上。难道这天儿都到侯府外边冻着?”
前边丫鬟说道:“那孟姨娘不是家道中落?心疼出什么来了?”
徐晼点头,别以为是弱女子,弱女子害人的时候是毒蛇。
雪整整下了两天,徐晼呆在侯府没回去。
她找太夫人讨了两个婆子去那边陪周嫂子,分别是金婆子、水婆子。
安排住的地方是个问题,最终让荟儿和茜儿住,金婆子、水婆子和周嫂子住小院。
茜儿没意见,一间房住两个人还可以。
雪停了,天更冷,徐晼穿着厚厚的袜子、鞋子,又到太夫人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