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乃仁孝皇后所出,嫡长子之位名正言顺。况且仁孝皇后为诞育皇子不幸崩逝,
二阿哥若能承太子位,既合乎祖宗礼法,亦可慰藉皇后在天之灵。”
说这话的正是大学士索额图。
站在索额图身旁的首辅索尼,对自己儿子的这番言论颇为欣赏,关键时刻,
儿子能挺身而出力挺自家外孙,老夫甚为欣慰。
索额图是首辅索尼的儿子,而他哥哥噶布喇的女儿正是胤礽的母亲,因此胤礽尊称索额图为外叔公。
康熙听后,满意地微微点头,目光转而望向其他大臣,问道:“还有哪位爱卿要进言?”
明珠犹豫了片刻,上前奏道:“臣以为,择立储君应当以德才为先……”
“等一等,”康熙抬手打断明珠的话,语气坚决地说道:
“大学士,你乃饱学之士,不会不知嫡庶之分吧?正统观念不可轻易废弃,朕意已决——册立胤礽为太子,以安社稷,诸位无需再议。退朝。”
哈哈!康熙其实早已拿定主意,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毕竟,册立太子本就是皇室家事,不一定非要听从臣子们的建议。
就这样,康熙帝毅然册立年仅一岁多的胤礽为皇太子。索额图的一番话,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另外,当时正值三藩叛乱,局势动荡不安,册立太子有助于稳定人心,同时也是遵循汉族儒家思想中立嫡长的传统做法。
胤礽自幼便失去了母亲,康熙便让荣妃代为抚养。
荣妃马佳氏深得康熙宠爱,生育众多子女,她还是三阿哥胤祉的母亲。
此后,康熙对胤礽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对其精心培育。
大臣们时常能看到,在毓庆宫里,康熙总会利用闲暇时光耐心地教导小胤礽:
“乖儿子,快到皇阿玛这儿来,皇阿玛教你认字。”此时的康熙,在家庭中没有丝毫皇上的架子,尽显慈父本色。
五岁的胤礽,需踮起脚尖才能够到案头上的《孝经》,发间的小银铃随着他的动作轻轻作响。
康熙见状,伸手将幼子温柔地揽在膝头,温热的掌心贴着孩子的后颈,耐心说道:
“孩子,读字要慢慢来,仔细瞧瞧这‘孝’字,上半部看起来像不像屋檐呀?”
说着,康熙执起狼毫,在宣纸上勾勒出遒劲有力的笔画:
“你看,屋檐下站着老人,小辈悉心侍奉周全,这便是‘孝’的含义。”
胤礽歪头思考时,额前的胎发轻轻扫过康熙的手背,痒痒的感觉让康熙不禁露出笑容。
他笑着用朱砂在孩子掌心点了个红点,宠溺地说道:
“要好好学习哦,明日皇阿玛带你去看望太奶奶,到时候,可要把今日所学背给太奶奶听。”
廊外忽然刮起风声,康熙下意识地顺手拢紧孩子身上的貂裘小袄,指腹轻轻摩挲着衣领上绣的瑞兽纹样。
“这是你母后亲手绣的,鲜艳如昨。”
他低头轻声说着,见胤礽正认真地抬头听着,心中不禁涌上一阵温热,索性将儿子抱得更紧了些。
……
康熙二十二年,十岁的胤礽已然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那求知若渴的眼神,让康熙越发觉得为其延请良师刻不容缓。
这日早朝,康熙如往常一样端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群臣,朗声问道:
“朕欲为皇太子胤礽延请饱学之士为其授课,众爱卿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一时间,朝堂之上寂静无声,大臣们心里都清楚,这差事责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龙颜,因此纷纷低头,不敢轻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