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定南疆·筑海门(1 / 2)

巨舰的锚链在交趾外海砸出沉闷回响,黑压压的福船舰队如移动的山峦,遮断了海天。甲板上,吕岱按剑挺立,甲胄映着南国炽烈的阳光,冰冷目光扫过岸边仓皇奔走的人影。他身后,覆盖着防火帆布的战船无声展开獠牙,蒸汽机低沉的嗡鸣,如同猛兽在喉间滚动。

“将军,”副将指着岸上几骑飞驰而来的烟尘,“士燮的人来了。”

士燮翻身下马,脚步有些踉跄。他身后跟着交州官吏与几个大族族长,人人脸色灰败,眼神闪烁。海风卷起士燮的袍袖,露出袖中紧攥的卷轴一角——那是交州七郡六十城的地图与户籍册,重逾千斤。

“吕将军,”士燮的声音竭力维持着平稳,却掩不住尾音的微颤,“燮…代交州父老,献图归顺。愿…唯大司马之命是从,止戈息兵,保全一方生灵。”他双手高举过头,将卷轴捧上,姿态低到了尘埃里。

吕岱并未立刻去接。他的目光如铁钎,钉在士燮脸上:“孙仲谋何在?”

“已…已乘船出海,奔林邑、扶南而去。”士燮喉结滚动了一下,“麾下残部不足百人,战船不过数艘,形同丧家之犬,再不敢回首故土。”

一丝几不可察的放松掠过吕岱眉梢。他这才抬手,接过那卷轴。入手微沉,是无数田亩、丁口、赋税的重量。他单手托住,语气稍缓:“识时务者,善莫大焉。大司马有令,士公保境安民有功,仍领交趾太守,其余人等,各有安置。”

“谢大司马!谢将军!”士燮身后众人齐刷刷跪倒,额头触地,溅起微尘。绝境逢生,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屈辱交织,在每一张低垂的脸上无声流淌。

暂时稳住了蛇头,但蛇尾犹在舞动。 吕岱心中冷哂,面上却滴水不漏。他挥手令众人起身:“即日随本将入龙编,交割印信,清点府库。”

龙编城内,昔日悬挂“孙”字大旗的旗杆已被伐倒。刘基军的玄色旗帜在城楼猎猎招展,兵卒执戈巡行,秩序森然。府衙大堂上,交州官吏捧着厚厚的册籍鱼贯而入,低眉顺眼地将一州命脉摊开在吕岱面前。

“粮秣库藏,尚存三成。”主簿的声音细若蚊蚋。

吕岱屈指敲了敲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木牍,打断他:“林邑、扶南海道,熟者几何?何处可泊大舰?何处能避飓风?讲!”

一名被推上前的黝黑老船匠扑通跪倒,双手比划着,带着浓重口音:“回…回将军,往南…番禺外有大岛,三面环山,口窄内阔,水深无礁,飓风难入…是个天生的宝盆!”他眼中闪过一丝属于匠人的纯粹光亮,那是谈起真正得意之作时才有的神采。

“口窄内阔,水深无礁…”吕岱咀嚼着这几个字,目光投向悬挂的简陋海图。番禺(广州)已在内河枢纽,而扼守珠江口、面朝外洋的门户之地…他指尖重重一点图上那片空白海域,“此地何名?”

“荒…荒僻小岛,渔人暂居,尚无大名…”老船匠讷讷道。